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蔬菜直通车为什么难进社区


 

  今年1月份,湖北武汉市政府公布了今年将办的10件实事,蔬菜直通车再次列入其中。该市承诺年内新建200家平价蔬菜便民店,让蔬菜产地直接对居民小区,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难题。然而,多位市民通过市长热线反映:“蔬菜直通车没有来!”

  近几日,记者先后来到武汉市的几个蔬菜直供点,发现有关部门划设的方形经营标线还在,但是直通车却不见踪影。

  正常经营屡遭“取缔”

  武昌区中北路的锦绣江南蔬菜直供点,由政府指定的武汉轩农公司负责经营。公司江南片运营主管叶冬生告诉记者,1月5日早上,公司一辆标志鲜明的“蔬菜直通车”像往常一样开进锦绣江南社区,几名工作人员刚下车摆放蔬菜和帐篷,一支城管执法队就围上来,“谁让你们在这里摆摊?”直通车工作人员出示了占道经营许可证,“但城管队员看都不看,说‘你们不准再来,不然就不客气了’。”因无法说服城管,直通车工作人员只得上车离去,直供点经营就此中断。轩农公司后来询问过街道和社区,但没人能说出“取缔”的真正原因。对此,武昌区城管委相关人士表示,区里并未取缔该直供点,“这是街道、社区要求城管中队配合的行动。”

  武汉市洪山区爱家国际华城也曾有一个直供点。但据当地居民介绍,附近铁机村菜市场的摊贩把直通车赶走了。据了解,本月初,南湖宝安璞园、南湖名都两处直供点也被附近菜市场摊贩“非暴力围堵”,直供点被迫停业。

  2011年12月,武汉市农业局、民政局、财政局等9部门联合发文,开始启动基地直供式蔬菜直通车。由市政府补贴每辆蔬菜直通车购置费7万元,要求菜价低于市场均价10%至20%。经武汉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湖北老农民”、“武汉汇春”、“武汉轩农”3家公司取得蔬菜直通车资质。2012年初,这3家公司分别在汉口、汉阳、武昌片启动蔬菜直通车。2年多来,蔬菜直通车裹足难行。迫于城管、街道社区、菜市场等各方面的压力,有些直供点换了地方,有些根本就没开张。市农业局市场信息流通处处长胡体良介绍说,政府公布的264个蔬菜直通车直供点,目前只有115个正常运营,六成以上未开张或已关闭。

  小区设点左右为难

  连日来,记者在武汉市多个社区调查蔬菜直通车为何受困,直通车运营企业普遍反映,选址占道和经营冲突,成为横在蔬菜直通车前的两道坎儿。

  蔬菜直通车上街卖菜,离不开城管部门的支持。事实上,城管正是蔬菜直通车相关文件联合签署的部门之一。该文件规定,城管部门应协调各街道、社区,支持蔬菜直通车正常经营。多方协调会也要求城管,给蔬菜直通车上街开绿灯。

  实际执行时,这些信息在传递中却易发生误读。武昌区城管委就认为,蔬菜直通车占道会影响城管工作考核,还会引来更多摊贩聚集,增加治理难度。对此,胡体良表示,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蔬菜直通车的意义,协同解决占道问题。

  武汉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称,市政府2011年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蔬菜直通车进社区停靠点由区政府调查、确定,以便“明确固定停靠点,协助经营者顺利进驻”。而实际操作中却非如此。“2012年3月,我们在区里办完申请手续,等候选点通知,几个月过去却没有动静。”江南片蔬菜直通车运营企业负责人周志峰上门沟通,被要求先与街道、社区协商选点。

  “街道、社区出于多种考虑,选点要么在小区里,要么上了主次干道,而城管却不答应。”周志峰说,社区、城管博弈的结果是,直通车点位多数挤进居民小区内部,那里规模小、停车难,无法经营。这样,两年下来,江南片116个直供点只批下41个。

  与附近农贸市场发生经营冲突,是限制蔬菜直通车进社区的另一重要原因。南湖农贸大市场负责人吴强称,蔬菜直通车对菜场经营影响很大。有些菜市场负责人直接找到城管、社区,希望“请走”直通车。武汉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该市规定,蔬菜直通车停靠点应距离集贸市场有一定距离,尽量不影响菜场正常经营,尽量设在农产品商业网点缺乏、配套明显不足的地方。

  目前,武汉蔬菜直通车维持在300个点,暂不增加。“这等于给各方一个调整期,循序渐进地引导有序竞争。”该负责人表示,蔬菜直通车设点受限,说明还存在政府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各区与分管市长签的目标责任状弹性太大,只有“绩效考核”、“排名通报”和“约谈”,约束力不强;另一方面,蔬菜直通车选点流程责任模糊,一些部门不负责任。他建议,应将各区直通车正常运营的天数纳入考核目标,加大问责力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办公室 规模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