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城乡土地同价同权 释放改革红利“三农”再拔头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其核心就是“三权分离”:尊重原有的集体所有权,划断农民的承包权,在此基础上保护务农者的经营权。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构建“三权分离”的农地制度,最为重大的意义就是使农地的经营权相对独立,为其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流动配置和发挥作用拓展了巨大空间,也为形成多元化的农地经营模式创造了必要条件。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专家表示,打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瓶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为更好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接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一是建立健全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二是积极开展信贷服务方式 创新,适当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门槛,提供高效便利的融资服务。三是量身定做金融产品,重点开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三 权”及农机具抵押贷款,以及订单、仓单、保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和自助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提升公共服务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小城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覆盖,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有条件的地方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值得研究。一些农村“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生态环境、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非常糟糕。未来我国即使实现70%的城镇化率,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环境改善,政府要积极承担责任,不能成为记忆中的故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家园,让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 服务和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制度并轨,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对此,一要让人出得来,保障各种权利,土地、住 房等财产要保护;二要进得来留得下,使农民能稳定就业,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均等公共服务。

  从政策上来看,财政部推出了的一事一议奖补机制第一次直接将着眼点放在村级公益事业上,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公共财政对村级基础设施投入的空白, 健全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2008年到2013年,估算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391亿元,带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总投入5000 多亿元。

  “建设美丽乡村,要加大投入力度,盘活资金存量,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表示,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投入,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投入格局。

  保留乡土特色推动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随着发展城市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乡镇发展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而多地正在进行的地方两会,参会的代表委员也是纷纷献计献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落地。

  2000—2012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7.3个百分点,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影响了 城镇化的质量和进程,进而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一号文件特别提出,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 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虽然是发展一体化,但并不代表一模一样的完全复制。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在北京两会上提出,目前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城 乡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林克庆表示,农村还是首先要把农村做好,乡土风味、农耕文化的风貌要保持,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 化。”他强调,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标是到2020年北京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农业现代化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