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农业竞争力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深度卷入国际分工,殊非易事。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稳步升值,国际贸易平衡有所改善,但农产品价格在国际比较中已显示劣势,这说明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不足。我国谷物已连年出现净进口,其中某些品种的进口数量已超过低关税配额。如果国内主要谷物的价格继续提高约60%,即使按照配额外关税标准,谷物的到岸价格也会低于国内价格,进口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个趋势若得不到遏制,谷物增产将遇到“天花板”,价格提高将很难刺激国内产量的提高,财政补贴将有可能让进口商享受。

  造成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差的原因,一是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成本比较高。我国谷物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1%;按实际劳动时间折算,这个数值也不超过5%。而我国农业领域日工资水平已达到美国最低日工资的20%。劳动成本高缘于我国农业经济的纵向专业化水平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二是我国农业的技术模式内含了高成本因素。欧美的谷物生产一般为雨润农业,较少灌溉,极大地节约了劳动成本与固定设施的维护成本,并有利于大型机械耕作。而在我国主产区的谷物生产中,灌溉因素形成了劳动总成本的30%左右,近年华北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因灌溉综合成本高而放弃了小麦种植。三是我国农业的化肥、农药等流动性投入也比较大,单位面积使用的化肥量约为美国的3倍。四是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此外,财政支农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形成本。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去年我国中央加地方对“三农”的投入,在去除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以后,仍为欧盟农业支出的4倍左右。

  认清挑战的同时必须紧抓机遇

  以人力成本为例,我国降低人力成本的空间有很大潜力。据笔者大略计算,如果我国全部农户数量减少到3000万户以下,其中谷物生产农户降低到1000万户左右,其余农户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则我国按实际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动态地说,在这个水平上,农业居民的平均收入将与城市居民相当。如果按农村人口为农业人口的4倍计算,这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率必须达到70%左右。今后我国城市化率每年递增1.2%,大约在2030年前后可实现这个目标。

  从土地资源状况看,实现我国农业竞争力跃升的目标也并不悲观。按最新资料,我国有耕地13538.5万公顷、园地1481.2万公顷、林地25395.0万公顷、草地28731.4万公顷。如果按耕地户均13公顷,园地户均2公顷,林地户均100公顷,草地户均300公顷计算,再加上养殖业对农户的吸纳能力,3000万户职业农民按适度规模经营标准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是有保障的。我国草地的品质不好,承载牧民的能力较弱,但要知道,荷兰这样的牧业发达国家户均草地也不过40公顷左右,却达到了很高的产出效率。

  我国土地产出效率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如果我国播种17亿亩谷物,每亩产出500公斤,大体达到美国旱作农业的产出水平,即可产出8.5亿吨的谷物,远远超过我国人口高峰期对粮食的总需求。只要有了成本优势,我国就还有潜力成为粮食出口大国。据笔者调查,甘肃定西地区发展旱作玉米生产,在没有灌溉的平常年景,每亩产量也能达到600公斤以上。近几年,我国在荒漠治理上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数十亿亩的草地有望提高产出效率。另外,从国际比较看,荷兰的人口密度超过我国3倍以上,但它通过土地整治,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竟能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我们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有什么可悲观的?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看,资源是制度与技术的函数。只要我们下大力气深化改革,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我国农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是可以形成的。

  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路径

  第一,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提高土地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土地产权明晰是土地流转的前提,也是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的制度保障。

  第二,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城镇化质量。不要怀疑我国城镇化对于吸引农村过剩人口的潜力,也不要怀疑传统农业释放人口的能力。与欧美快速增长时期比,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相对低,究其原因,一是职工实际工作日太多,二是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今后需要通过调整劳资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权利,来提升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还应大力调整城市人口布局规划,提高城市消费能力,扩大第三产业规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旱地农业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