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制约


  由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还包括必须为第二年生产垫付的经营费用,因此,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更大。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09元,农民1741元,为城镇居民的32.8%;城镇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2014元,农民831元,为城镇居民的41.3%;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534元,农民99元,为城镇居民的18.5%;城镇居民用于购买家庭耐用消费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439元,农民77元,为城镇居民的17.5%;在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分别为343元和690元,农民为97元和193元,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8.3%和30.0%。

  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上的明显差距,既表明了我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着的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反映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之所在。不难看出,如果我国农民的收入和消费达到目前城镇居民的水平,我国的国内市场至少将再扩大数倍。但眼前的实际却是由于农民购买力水平低、提高慢,致使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了严重制约。1978年时,我国县以下市场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18%,这个比例在1990年时降到了37.04%,1995年时降为25.82%,而到2001年则仅为25.1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2.34%(如按户籍计,则农业户口的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3.17%),但乡村的消费品市场却只占全国消费品市场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我国这个举世公认的大市场为什么至今仍然还是个潜在的而并非是现实的大市场的基本原因。实际上,农村发展的滞后,必然也制约着城市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如洗衣机、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2001年在农村的普及率分别为每百户29.94、13.59和54.41台,分别比城镇少66.26、68.31和66.09台。如果农村能够达到城镇目前的水平,仅需要新购置的这三大家用电器,就各需要1.6亿台以上,分别相当于目前家用洗衣机和电冰箱约12年的全国总产量、彩色电视机4年多的全国总产量。可见,当前我国的城乡差距,事实上已经构成扩了大国内市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大障碍。

  在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进入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后,主要依靠农产品增产和提价的办法已不足以使农民增收。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结构调整期。在一般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已及在必须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社会要求下,乡镇企业己不可能再靠低水平的数量扩张来实现增长。实际上,自1997年以来,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就始终未能达到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出现了大规模自发向城镇流动的趋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来源。这表明,中国加速推进城镇化的阶段已经到来,自觉地顺应这个潮流,就可以降低农民在转移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摩擦,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较顺利地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市场容量。同时也使继续留在农村的农民得以扩大耕地的经营规模,在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扩大初级农产品转化和加工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来自农业的收入。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必须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舞台,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真正形成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国内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民增收 农民人均纯收入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