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耕地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我国耕地质量现状如何?如何提升?围绕当前耕地质量建设的热点和难点,农业部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共同探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路径与举措。与会专家认为,耕地质量退化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耕地质量是关键和当务之急。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必须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座谈会详细内容见今日三版)。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在耕地质量管理上仍存在明显“短板”:一是“家底不清”,关于基础地力、耕地退化及污染等问题的研究仍然局限在点片范围内,全国性、日常性监测网络不完善;二是“概念不全”,没有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与区域特点、农作物品种和生产方式等问题统筹考虑;三是“渠道不通”,尚未建立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之间的合作与共享机制。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耕地质量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提升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农业部门的职责所在。下一步,农业部门将从五个方面着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提升工作:抓监测,开展全国性的耕地质量“普查”,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做好日常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对外发布;抓规划,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所需要的耕地地力,组织专家制定区域性耕地质量建设规划;抓项目,推动整合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并发挥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提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需求的耕地质量提升模式;抓法规,推动出台耕地质量建设条例,制定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相关的标准;抓政策,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质量验收以及设施农用地等相关政策的落实,以政策落实推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10-14/6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