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对肉类的需求刚性增长,生态环境压力大,资源严重短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养殖业如何发展?9月6日公布的“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加强科技支撑和推进养殖规模化,是解决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挑战的根本途径。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日前在北京结题。据项目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介绍,项目于2009年4月启动,22位院士和220多位专家,分别从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特种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战略、养殖产品加工与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战略等6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多项研究报告,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和重要研究成果。
项目组充分研究了国际上各种成功养殖模式的经验与不足,形成对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到2030年,养殖业将成我国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和战略主导产业,养殖业产值规模将超越种植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化。加强科技支撑和推进养殖规模化是解决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挑战的根本途径。
基于上述判断,项目组提出了中国特色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保障措施,以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安全、健康、绿色”的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项目组还提出了加快推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建议:一是明确养殖业在现代农业中的战略主导地位,以养殖业为核心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计划”,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养殖合作组织为纽带,依托龙头企业的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带动养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使适度规模养殖成为我国养殖业的主体;三是实施“养殖业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大幅度提升我国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应谨防养殖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潜在风险――
由于全球环境变化、工业化和人口剧增,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快速降低,农牧业的养殖物种也未能幸免。根据最近一段时期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和科学家发布的研究成果,作为人类食物最重要来源的养殖物种多样性正加速消失,如果不着力加强对这些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许多养殖生物品种会永远消失,进而威胁人类福祉和生存安全。
由于全球环境变化、工业化和人口剧增,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快速降低,农牧业的养殖物种也未能幸免。根据最近一段时期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和科学家发布的研究成果,作为人类食物最重要来源的养殖物种多样性正加速消失,如果不着力加强对这些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许多养殖生物品种会永远消失,进而威胁人类福祉和生存安全。本文基于对养殖物种多样性价值和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养殖物种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并对我国养殖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以避免养殖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潜在风险。
养殖物种多样性的价值
养殖物种多样性对满足人类基本粮食需求至关重要。养殖物种为人类提供了谷物、蔬菜、糖、肉、奶等食物,以及药物、皮革、纤维、燃料、材料、畜力等物资或服务。在农业植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组分中,人类能够得到维持基本生命所需的全部能量,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由现在的60多亿增加到90多亿,因此农业植物和畜牧生产必须有一个巨大的增长才能满足未来人口增加的需求。
养殖物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如:世界上大约70%的农村穷人以牲畜(养殖、畜力耕作或运输等)作为其生计的主要来源。这些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有关物种对干旱、潮湿、冷热等极端条件的适应能力,在地球上一些最不适宜居住的地区使得人的生计成为可能。目前养殖动物资源已占发展中国家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30%左右,到2030年预计增长到39%。
养殖物种在许多方面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如一些物种、品种和种群具有珍贵的DNA密码顺序、特殊的生理特性和适应能力等。此外,养殖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植物能保持土壤、涵养水分、调节气候,而家畜品种可提供关键的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如营养循环、种子散布和生境保持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9-10/6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