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苦瓜4.5元,两根丝瓜7元,4个西红柿8元。“买三样菜,20元就没了,贵啊!”8月6日是的哥张晓强的休息日,清晨,他提着菜篮子来到成都市冻青树农贸市场。
四川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网的数据印证了张晓强的感受。从可比较的重点监测的18个蔬菜品种看,8月2日产地每公斤平均价为3.57元,比7月9日上涨0.81元,涨幅累积达29.8%;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的有14种,占77.8%,其中又以叶菜类最为显着。
菜价为何波动?
怎样稳住“菜园子”?
打破行政区划重构蔬菜基地
“这次菜价上涨主要受近来的暴雨天气影响,彭州、金堂特别容易被淹,这两个地方每天供应我们的量都在1200-1300吨左右,占进货量的1/3,一旦遭淹了,菜价肯定要涨嘛。”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蔬菜部副经理左淮瑛说。“菜园子”不安全,“菜篮子”自然难稳。随着城市的发展,成都种植蔬菜的主要地域,已逐渐压缩得只剩彭州、大邑和金堂等灾害易发、多发地区。“我们应该换种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重新构建蔬菜种植区域。”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建议,成都可以把人才、技术和资金组织起来,带到眉山、仁寿、简阳这些地带进行跨区种植。
这种“飞地”农业,其实已有探索。早在几年前,成都市龙泉驿区就将优质水果品种、技术、资金和人才集中输出至省外地广人稀的地区,不仅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还将龙泉现代农业管理方式带到外地,促进输入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虽然蔬菜保鲜和运输要求更高,不宜像水果一样跨省种植,但还是可以参考龙泉驿模式,在成都周边对蔬菜基地进行重构。”郭晓鸣建议。
怎样让菜农安心种菜?
建议财政补贴推行价格保险
“现在虽然看上去菜价涨了,但是下雨造成的损失呢?今年种菜能不亏本就不错了!”从郫县赶到成都来卖菜的菜农冯宏伟忧心忡忡地说。
菜农不能放心种菜,“菜篮子”同样难稳。“可以学习上海的做法,推出蔬菜价格保险。”郭晓鸣说,2010年,上海在全国首次推出蔬菜价格保险制度,在保险期间,无论是因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失,还是因在淡季蔬菜价格过低而亏本,符合标准的菜农都将获得赔付。
江苏也开始试行农产品价格指数险,通过一份夏季保淡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不仅稳住了伏缺期绿叶菜的上涨趋势,也稳住了菜农种菜的信心。
在我省,成都已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成都市农委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刚开始的水果保险覆盖面为39%,露地蔬菜保险覆盖率为33%,而大棚蔬菜仅有10%“虽然是一小步,但毕竟是个开始。”业内如此评价成都的举措。“相较于粮食和生猪,蔬菜的供需更加不稳定,价格波动也更大,所以很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意进入。”郭晓鸣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在上海,为推行蔬菜价格保险,市级财政给予了50%保费的专项补贴,除此以外,各区县和乡镇还要结合各自情况,给予相应配套补贴。
蔬菜保供怎样做到有备无患?
完善省外应急调运机制
省外调剂也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从2011年开始,我省就和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省市达成了西南八省保供应急协议,“在此次暴雨灾情中,这份协议对我省各种应急物资的调运起到了一定作用。”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主任范军介绍。不过这份协议内容还比较宽泛,单就蔬菜,我省尚未同其他省份签订相类似的保供应急协议。
在成都市农贸市场协会会长王书峰看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扩张,蔬菜需求的快速上涨,成都还是应该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省外应急调运体系,以便在自然灾害或者季节性短缺发生时,能够对蔬菜进行补充性的省外调剂。“相较于上海、广州这些蔬菜内调省市,四川由于长期都是蔬菜外调大省,因此在内调物资的采购、储藏、运输和物流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王书峰指出,用一种有备无患的思路进一步完善蔬菜运输应急机制,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8-07/6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