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利益需求关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目标取向
“保供给,促民生”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两大鲜明主题。保供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社会化利益需求;促民生是加快让农民获得合理利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均等化发展的农民社会化利益需求。
如何解决国家与农民间的社会化利益需求关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这种社会化利益需求关系表明农业正由以发挥最大生产力,满足社会保供给的传统生产性概念向“保供给促民生”相统一的现代社会性概念转变:生产价值的社会化和生产利益的社会化。农业的发展已超出了本属的经济范畴,与农村、农民相互交织形成了以城乡、工农、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发展不平衡性为特征的“三农”问题,成为一个广泛而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社会基本问题。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基本规律,这就是“农业社会性本质规律”:农业是一种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社会过程,其基本性质是社会发展目的性与自然演化规律性、经济发展性与社会进步性、社会需求性与社会利益性的辩证统一体,具有半经济性与社会化的政策体系、小农经济性与社会化的产业结构、合作经济性与社会化的利益机制相结合的基本特征。这也是影响农业社会化利益需求关系的主要因素。
社会农业是解决农业社会化利益需求关系的科学选择
笔者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是建立在农业社会性本质规律基础之上的“社会农业”(SocialAgriculture)模式:以农业社会化利益需求关系为基础,由社会化的政策体系、产业结构和利益机制协同构成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其基本内涵和措施建议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化的政策体系是指建立平均社会化利益的补贴政策体系。保障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与其它产业相当的平均社会化利益,包括经济收入和农村社会事业均等化发展。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稳定农业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占到农民收入的40~80%以上,较好地协调平衡了国家与农民间的社会化利益需求关系。根据我国农业补贴不到农民收入4%的发展实际,建议建立和完善两大补贴政策体系:
一是研究制定农业主体功能差异性分类补贴政策体系。根据农产品的社会主体功能分为生态粮食型农业和特色效益型农业两类。生态粮食型农业包括生态防护、涵养、修复、保护区的农林(水、草)复合经营和主要粮食、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采取以政策补贴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机制。特色效益型农业包括非大宗经济类农产品生产的特色农业、都市农业、生物质能源农业等,采取以市场调节为主、政策补贴调控为辅的机制。
二是研究制定城乡社会化利益差异性平衡补贴政策体系。根据城乡社会化利益公平性存在的巨大差距,采取差异性平衡补贴政策措施。首先,建立农村社会资源配置权利和机会平等的补贴政策体系,实现城乡之间社会资源配置的权利和机会平等。其次,建立农村社会资源补偿政策体系,按照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距现实,对农村社会资源的配置予以补偿。第三,建立农村社会资源差异化和多样化的补贴政策体系。根据城乡之间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需求的不同特点,对农村进行差异化、多样化的社会资源配置,而不是简单地采取与城镇平均化、同质化的配置方式,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二,社会化的产业结构是指建立从生产到消费全产业价值链的社会化利益产业结构。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价值在农业内部的有效转移和分配,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利益。延长农业产业链,让农民分享农业产前、产后的增值收益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防止农业剩余价值外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社会化利益的有效措施。欧美发达国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虽然只有1~3%左右,但是为农业服务的产前、产后人口数量占到15~30%以上,较好地实现了农业的社会化利益。
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实际,建议建立和完善两大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一是在特色效益型农业领域,利用城镇化资本增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滞缓的倒逼机制,建立和完善引导支持农民投资兴办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乡村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使农民自主形成全产业价值链的社会化利益产业结构体系。二是在生态粮食型农业领域,利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和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项目建设的倒逼机制,建立和完善引导支持农民与已有的农业产前产后龙头企业合作组建产权联合、产销合作、利益共享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企业集团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合作形成全产业价值链的社会化利益产业结构体系。让农民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利益的主体,形成“劳动不计代价投入”的效益最大化机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08-05/6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