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激发生产要素潜能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激发生产要素潜能
——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一期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局长班观点综述

  近日,2013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一期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局长班在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召开,学员们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农业的关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整合涉农资金,助力示范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学员们分享了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同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对农业部门的相关建议。

  稳定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农业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不仅工业用地、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争地”,而且粮食生产由于比较效益低,在农业产业内部竞争力也越来越弱。现代农业示范区班的学员们反映,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农业之间的矛盾。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证必要的粮食种植面积。同时,要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努力发展高效粮食,加快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学员们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对粮食种植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要切实落实粮食补贴政策。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解决粮经矛盾,福建永安市推广高效粮经模式,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的经验让大家深受启发。福建永安市对高效粮经种植模式的探索源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永安市致力于推广“早稻-机收低留桩再生稻-冬莴苣”、“春大豆-中稻-冬莴苣”等多种新的高效粮经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较好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讲起福建永安高效粮经种植模式成功的因素,福建永安农业局局长邢克强概括了以下3点:(一)找到与当地温光条件相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关键。如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给经济作物留出足够的时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需要农技人员与农民一起探索,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种植模式。(二)政府积极引导是前提。邢局长说,农民如果没有看到直接的经济利益,一般不会主动去创新,发展高效粮经种植模式一开始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当地农业部门一方面组织一批有经验的农民到传统稻作区插种一季蔬菜,并为种植蔬菜的农户提供各种补贴和奖励。另一方面组织当地农技人员与这些农民一起反复试验,寻找适宜当地温光条件的种植品种和模式。(三)社会化服务是催化剂。从传统种粮到菜稻轮作,对于当地农民来说,经营销售也是一个挑战。为此,永安市成立了永安“飞桥莴苣”公司,为当地农民提供种子、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我认为,粮食生产跟高效农业不是割裂的概念,粮食真正做好了,也是一个高效的产业。”江苏省太仓市农委副主任冯瑞兴说,要以更大视角看待粮食生产,对农业产业协调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冯瑞兴介绍,太仓市坚持“空间集结、用地集约、设施配套”的规划理念和“产业集群、资金集聚、技术集成”的开发思路,着力打造“四个十万亩”产业发展格局,科学规划粮食高产示范区、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区、规模化生态养殖区、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工程示范点等产业布局,一方面稳定了粮食生产,一方面整体提升了农业效益。“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能够实现价值链的整体提升。就算你这一块区域里面是以粮食为主,也能实现高产出、高效益。我们现在有几块基地在这样进行探索。平均每亩纯收益能提高到4000-5000元,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实现了农民增收。”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近些年来,虽然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上看,农业生产经营“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高,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莴苣 总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