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节水抗旱稻前景广阔 期待摆脱"非主流"身份


  有趣的是,科研人员还发现,虽然作用机理还不甚明了,但节水抗旱稻往往同时具有“抗旱”和“耐淹”两种特性。

  而这一优势恰好满足了沿淮地区农民的需求,不必担心旱涝无常,甚至有农民说:“能像种麦子一样种水稻,多好!”

  期待大舞台

  尽管前景广阔,但节水抗旱稻作为我国水稻家族的“新人”,依然属于整个体系中的“非主流”。

  据朱启升介绍,节水抗旱稻是近些年提出的新课题,相关研究人员“少得可怜”,多数省份都没有节水抗旱稻的研究推广人员,无法与其他水稻育种队伍相比。

  究其原因,经费投入的不足已成为最大“绊脚石”。“尽管国家层面对农业节水很重视,但还停留在以往从农业基本建设上节水的传统思路上,没有认识到作物本身节水的重要性,因此对节水抗旱稻的研究投入不足。”朱启升说。

  谢华安表示,从宏观战略层面讲,应该将节水抗旱稻作为重大技术来突破,因为它符合我国水稻生产的实际需要。

  在科研方面,谢华安建议,对于种质资源,既要利用现有品种,还要发掘新品种;在品种选育方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将丰产性、抗性、优质性和广适应性综合考虑,把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以期求得突破。

  谈到节水抗旱稻的发展策略,罗利军认为,应从建立科学的节水抗旱性评价体系、建立节水抗旱核心基因资源、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在极端环境中选育、重视基于育种成果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入手。

  朱启升觉得,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像一台机器,需要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它的作用,不过,最后都体现在“总装车间”,也就是育种上。

  对此,罗利军建议:一方面要加强节水抗旱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将节水、避旱、耐旱、水分高效利用等特性进行聚合、创制新种质;另一方面以现有节水抗旱品种或节水抗旱杂交稻亲本为背景材料,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导入抗病虫与氮磷高效利用基因,培育节水抗旱、抗病虫、营养高效利用的高产优质新品种。

  此外,朱启升认为,国家应开展节水抗旱稻的区域试验,从而推进品种审定,这也有利于加速其应用推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品种 旱稻 干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