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管机制探索


  四是项目资金使用公开化过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都是由政府使用、政府管理。改革后,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实行由县级财政统一专户管理,移民村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禁各级政府和部门从中提留工作经费,严禁用于偿还村级债务和各种行政费用等其他支出。项目所有发生的费用都要公示,村民没有意见后,才按照省和县移民局的要求和程序报账。真正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五是项目实行有偿劳务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不仅不需要地方政府配套、群众集资和义务工,而且规定移民群众自建项目实行有偿劳务。村民劳务参照当地劳务工资支付标准,按劳计酬。有偿劳务使移民群众二次受益,直接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六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在后扶项目建设过程中,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由过去的项目决策者、执行者变成现在的项目监督、管理和服务者。新的建管机制明确划分了县乡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项目理事会在项目建设的职责。县乡基层政府及移民主管部门在项目建设中主要承担监管服务职能。

  安徽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新的建管机制实施以后,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村的积极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找到了出路,提高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了项目建设中的腐败现象,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了群众的极大拥护。

  三、几点启示及思考

  一是项目建设中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主管部门放弃手中的项目审批权,由决策者变成监督管理者。项目交给群众自己建设,县乡政府由过去的建设者变成监督管理者。政府完全变身为服务型政府,由过去的“主人”变成了“公仆”,也改变了过去“政府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弊端。今天我们提倡建立服务型政府,可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是新的建管机制在我国村建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各级政府都安排大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大多数为小项目。如果这种新机制在村建设中推广,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村建设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使国家投入有限的资金能办更多的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社会主义村建设进程。

  三是新的建管机制让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实行村民自治,其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新的建管机制突出村民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充分体现了农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民主选举项目理事会,民主决策确定后期扶持的项目、建设方式、实施方案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村委会代表村民管钱管事,理事会花钱做事,项目施工的所有环节,尤其是资金拨付与使用,全程公示,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项目竣工后,由理事会移交村委会由广大村民民主管理。可以说,整个项目运作体现了村民自治。新的建管机制是用民主方法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深化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 农民群众 水利基础设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