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聂振邦:三大主粮进口量未超过国内消费量的2%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是关于绿色农业的。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对本报记者表示,“农业的发展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大事。”

  聂振邦指出,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1990年代后期的“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向以“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区域性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他认为,农业问题本身和城镇化密切相关,未来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出现与农业争人和争地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聂振邦40多年来一直在农业系统工作,并于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任国家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绿色农业”

  《21世纪》:不少人认为,今年的政协一号提案会是“大气污染”或“城镇化”,但最后却是“绿色农业”。您对此怎么看?

  聂振邦:这说明国家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中国人开门就讲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与农业相关。农业的发展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大事。

  未来农业问题本身也和城镇化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公报,中国适龄劳动就业人口正在减少,这说明未来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出现与农业争人和争地的问题。

  今年提的叫绿色农业,这与农业的污染有关。从污染源来看,一部分与农药化肥的过量或者不科学施用产生的残留有关;另一部分源于个别地区的土壤和水源污染,尤其是化工和工矿企业的违法排污。

  就后者而言,我看到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即将完成土壤污染的调查,但根据我的了解,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土壤污染已经很严重了,更多的是表明国家对此已采取了积极的调查措施。

  《21世纪》:那么您认为应如何发展绿色农业?

  聂振邦: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在生产环节,应规范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解决水土污染问题;在储藏环节,应加强粮食的防治霉变工作;在加工环节,应注意科学加工。

  “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

  《21世纪》:您如何看待我国粮食未来的供应形势?

  聂振邦:尽管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由于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使农产品供给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1990年代后期的 “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向以“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区域性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持续攀升, 其中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高达60%,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0%。根据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已进口粮食(含大豆)8025万吨,其中进口 大豆5838万吨,三大主粮品种进口量为1000万吨左右,没有超过国内消费量的2%。

  《21世纪》:您如何看待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聂振邦: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每年消费的粮食在5.8亿吨,而世界粮食贸易量是每年2.5亿~2.8亿吨。可见,国际上 可供应的粮源有限,这意味着中国无法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粮食。如果中国大量采购,必然会抬高粮食价格,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缺粮国家粮价升高。因此,我们一 直强调,粮食供应问题一定要基本立足国内解决,要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九连增”继续增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21世纪》: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实现“九连增”。您认为,这种“九连增”的形势能否持续?预计何时将出现拐点?

  聂振邦:粮食的生产形势,与我们国家的土地和耕地资源形势密切有关。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3,且在分布上南北不均衡;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所以粮食的稳产和增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过去十年间,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政策引导以及加大对农业补贴,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化肥、农膜等适用农 业生产技术的支撑,这些措施保障粮食播种面积每年都能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12年达到16.6亿亩。从单产水平测算,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可以保 证目前的粮食生产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豆 耕地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