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3.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队伍,但创新能力尚未充分发挥,突出表现在大宗粮棉油等领域育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育种工作机制不活、管理不科学、引领产业能力弱等。

  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花费的精力“创收大于创新”。农业科技作为公益性、基础性产业,其基础性地位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得到应有体现。一是投入强度偏低。有关分析表明,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二是财政基本支出严重不足。以农业部三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财政基本支出对三院人员工资待遇和运转费用保障率仅为30%左右。三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据估计,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揽活干、应付各类检查等。据调查,近20年来,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比以前要减少23%。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研究经费使用效率不高。国家部委、科研单位、项目实施组织之间分工不明确,造成课题重复,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由于农业科研周期较长,国家科研立项时间主要按照国民经济五年规划为实施周期,不能确保长周期农业科研项目的连续性,常常出现科研项目半途夭折。另外,目前的“节点式”经费管理也不适应农业科研的特点和要求,经费预算和拨付采取年度拨款制度,由于经费拨付不及时,农业科研项目很难按照国家财政经费预算制度执行,而按照规定项目经费当年用不完要上缴财政,所以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屡见不鲜。

  农业科技“小作坊”、“夫妻店”的组织方式难以产生大成果。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主要实行以课题制为主的管理方式,由于课题组多为“小团队”、“小作坊”,不利于产生重大成果。具体表现在:利用公共资源形成的成果,往往掌握在个人手中,甚至有些科研成果被个人倒卖;科研力量分散,科研资源浪费严重,难以形成突破性、实用性、跨专业、综合性成果,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的突破性成果和关键技术。要逐步改善这一现状,必须从调整组织方式着手。

  农业科研队伍流失严重,拔尖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农业科研单位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中国农科院和辽宁省农科院都反映,近年来,每年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四、在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定位,这是符合实际的。我们应当以此为基本依据,重点在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寻求突破。

  从农业科研机构的公益性质出发建立财政投入标准体系。一是人员经费要按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分类投入,在职人员财政投入要保证其工资等基本待遇,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中央财政予以全额保障,逐步向社会保障过渡。二是全额保障农业科研机构正常运转费用。三是农业科研单位职工收入不低于同地域同类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强度,优化投资结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科技才会出现原始创新,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可能协调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建议,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农业科研支出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应提高到1%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2%左右;2015年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到0.6%,2020年提高到0.8%;2015年农业科技稳定投入的经费比例提高到60%以上,竞争性投入下降为30%左右,并安排10%左右的经费开展应急性研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统农业 粮食 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