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这句话用于概括此次都市现代农业联合调研恰如其分。十三个城市,呈现了十三幅不同的画卷,让我对都市农业的认识更加立体、饱满。
一路走下来,我感到都市现代农业没有麦浪滚滚、稻谷飘香的大田农业的宏伟,也没有见缝插针、绿茵点点的都市庭院的婉约。它很朴实地体现在温室大棚中,体现在规模养殖场中,体现在假期市民采摘的农产品中,体现在每天的餐桌上。它将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等城市元素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展现出和传统农业大相径庭的新面貌,颠覆着人们对农业的传统认知模式。合肥市大圩葡萄套袋的生产模式,既能够保证农药有效防止病害,又能够避免葡萄果实受到农药的侵染。一开始采取免费发放、给予补助的方式,随着消费者对套袋葡萄的认识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主动花钱给葡萄套袋。银川市贺兰县寇家湖健康养殖示范区的鱼塘信息反馈系统能够随时检测到鱼塘的信息,并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反馈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即使身在异地,也可以随时了解鱼塘的情况。武汉市的电子菜箱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搭建了地头与餐桌的快速通道。
正是这些现代技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都市现代农业领域。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都市农业领域自主创业的现象。济南市,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生建立了伟丽现代种苗品牌基地,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将鸡粪沼气化研究论文转化为生产力,带领团队在全国实现了第一个鸡粪沼气循环利用;成都市,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段博士创办了一个2000亩的农业园区;合肥市的小蚂蚁市民菜园,也是由大学生带着物联网技术来到郊区的田间地头,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出了安全有保证、品质有提升的新鲜蔬果。活生生的事例彰显着都市现代农业的生机与活力,城市里面有机会,农业里面有黄金。这些认知极大地扭转了调研同学的就业理念,也深刻启发了那些拥有创业梦想的学生。
参加此次“接地气”调研工作的学生,有的没接触过农业,有的从书本上学习过农业,有的仅调研过上海市的都市农业。但是从招募、培训、动员、调研到最后总结,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手脚、大脑感受着食物在上餐桌前的生长过程,感受着农民炎炎夏日在田间地头的辛劳,感受着现代化技术带给传统农业的巨大变化。
都市农业未来如何发展,这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引导,也需要地方农业部门的努力,更需要研究机构的理论支持。类似的调研活动还要继续开展,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及产业一线创业者们共同携起手来,搭建一个官产学合作平台,建立有专业、有深度、有价值的长效工作机制,增强都市农业的发展后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12-11/5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