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国内磷铵市场未旺先跌 产能供过于求后市堪忧


  9月本应是国内磷铵销售旺季,但是记者近期采访却发现国内磷铵市场呈现出未旺先跌的态势。磷铵出口接近尾声,今年我国二铵出口量大幅下滑,NP二元肥出口受重挫的事实正渐渐浮出水面。随着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严重供过于求的国内磷铵市场已引发业界担忧。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6、7月份磷铵出口大幅下滑:其中二铵出口量价齐跌,出口量仅50万吨,同比减46%,平均出口离岸价553美元(吨价,下同),同比跌17美元(折人民币107元);去年消化国内一铵的主力NP二元肥出口惨淡,6、7月份仅出口12.2万吨,减85%。

  6、7月份的出口惨状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此前对重点磷铵企业的统计显示,企业已签订二铵出口订单约230~260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02万吨。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武雪梅认为,今年印度二铵进口量同比下滑,而沙特新增130万吨产量又对我国出口印度形成冲击,预计今年二铵出口量约300万吨,较去年减少100万吨。

  出口减少的同时,国内二铵新增产能也在陆续释放。据武雪梅透露,截至8月底,国内陆续投产的新增二铵产能已有100多万吨,国内秋季二铵可供应量超过450万吨,但国内秋季市场实际需求仅约250万吨,严重供大于求将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压力。

  据了解,国内磷铵企业也已感受到销售压力。监测显示,9月刚至,山东、河南、河北等小麦主产区二铵市场已未旺先跌,一级经销商二铵批发价格跌幅在100元左右。价格下降导致一线零售商备肥更显消极,企业出货压力增大。一铵更是举步维艰,目前川、鄂厂家55%出厂虽已跌破2400元,但走货依然困难,湖北一铵开工率已跌至三成左右。

  更多的压力来自成本上涨。某磷铵厂家经营负责人告诉记者:因磷矿石和硫磺处于高位,二铵较去年同期吨成本上涨约300元,而64%二铵目前3100元左右的出厂价却同比降了19.4%。

  对此,武雪梅建议,目前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各地盲目新上磷铵项目,另一方面也应对磷铵出口政策进行调整:一是取消7%的出口关税,实行零关税;二是取消或者延长磷肥淡季出口期。武雪梅认为,如果出口政策不调整,国内低迷行情将蔓延至明年春季市场,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国内磷铵市场的稳定性也将受到影响。

  也有企业人士建议以出口总量控制的方式取代当前的出口政策,既保证国内磷铵供给量,又提高企业出口灵活性,避免窗口期国际贸易商的打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磷肥 数据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