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四是制定残留标准。2002年发布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截至目前,已制定发布145个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可检测药物150余种,为开展残留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五是推进健康养殖。从环境、饲养管理、饲料、兽药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的规范管理,减少抗生素使用。去年农业部在全国认定了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555个。

  在畜禽粪便处理方面: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2006年推动颁布实施《畜牧法》,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建设、选址和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做出明确规定。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2007-2011年,国家累计投入142亿元实施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大力推动沼气建设,近年来加大了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在沼气总投资中的比重,2011年达27.8%。截止到目前,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000万户,建成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7.2万处,年处理粪污16亿吨。

  在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方面: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2005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25个省(区、市)建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400多个,示范村的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记者: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下一步,农业部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张桃林: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坚持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转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坚持“种养结合”,“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标本兼治,整体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和细化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已有工作基础和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求,我部将积极推动、尽快颁布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修订案)》。

  二是持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补偿机制,激励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促进资源节约型技术和成果的转化应用;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补贴项目;扩大实施国家标准化畜禽示范场改造和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项目;扩大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补贴试点,调动农民使用低毒生物农药的积极性;提高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标准,扩大实施范围;继续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能力建设。目前,由于缺乏全面的调查监测,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需建立长期动态监测网络,就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排放特征、迁移变化规律、防治技术及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试验示范。

  四是编制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环节入手,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制定实施防治规划,优先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粮食主产区、集约化养殖重点区、蔬菜及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区)、重点流域,尤其是水源保护区周边,布局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和综合防治示范区,分阶段、分区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五是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加强研发推广,积极探索集污染防治与耕作制度改革、水肥管理等于一体的可持续的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精准化施肥等控源节能减排及低碳农业技术,推进畜禽粪便等有机物的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在主要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大力推行绿色防控,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消减20%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残留 沼气 处理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