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广校系统积极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推动者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日前组织调研组深入陕北、关中地区,考察洛川、靖边、三原等地职业农民培育情况时发现,当地农广校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为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南部的洛川县是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经过十多年发展,洛川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

  洛川县副县长任喜全对记者说,洛川果农长期从事苹果生产,虽然在生产管理方面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懂得了抓果品质量、搞品牌经营,但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应对市场的能力不足。因此把有潜力的果农培养成优秀的职业果农是实现洛川苹果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任务。

  任喜全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农广校开办职业农民培训班,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使更多的优秀果农脱颖而出,成为了现代农民中的“先锋军”,也成为了未来洛川苹果经济增长的强力支点。

  记者在陕北畜牧大县靖边了解到,该县2008年就提出了“培养职业农民,促进舍饲养羊业规模化发展”的产业规划,根据不同生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域制定了职业农民标准,并为职业农民提供免费培训、免费配发种羊、场建补贴、防疫补贴、贷款利息补贴等“9免10补”的配套扶持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认证、培养、政策扶持体系。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和扶持,首批认定的600名职业养羊农民,已经成为发展产业的主要力量,带动当地养羊规模和效益大幅度提高。2011年全县养羊数量达到175万多只,成为全国著名的陕北绒山羊养殖基地。

  畜牧局长田文涛表示,今后将继续借助农广校的优势,选拔、培养更多有潜力的优秀农民,进一步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理念和技术的承接者和传播者,是农业科技“二传手”和现代农民中的佼佼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我国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以及农村劳动力数量紧缺、素质下降的背景下,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点要构建三大体系

  王守聪对记者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形成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制度和扶持政策体系,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制度创新。今年以来,中央农广校围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先后到江苏、浙江、安徽、重庆、四川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各地的探索实践表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重视制度设计,更要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培育路径。在培育职业农民过程中,教育培养是中心,认定管理是手段,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是保障。

  据了解,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央农广校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已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将以县域为单位,重点构建三项制度。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制度。在通过广泛开展量大面广的普及性教育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非全日制职业教育,重点探索以送教下乡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正在务农、有潜力的农民能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获得学历证书和新型绿色证书,提升为现代农业领军人物的职业农民。二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制度。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级别、分产业、分区域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资格标准,以能力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收入水平、示范带动作用等为要素,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指标体系。同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定期考核评估、动态管理,保证认证登记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先享受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政策效益。三是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体系。如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标准;新增的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并在承担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基础投入、金融信贷、税费减免、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优先考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

农广校体系要积极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推动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