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专家称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全国农民减负超过千亿


  “皇粮国税”终结2600年历史

  配套进行体制改革防负担反弹 农业政策向支持补贴转型过渡

  主持人:本报记者 周小苑

  嘉 宾:程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从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实施“初税亩”,到2006年我国全面废止《农业税条例》,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实行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从此 退出历史舞台。我国全面废除农业税有何背景和原因?从试点到全面取消过程中存在哪些曲折和难点?对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又有着怎样深远的意义?就这些问题, 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搭车收费加重农民负担

  问:取消农业税可以说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重大改革,出台这项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背景?

  宋洪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基层财力的支出缺口不断增大,各种收费不规范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民负担日趋加重。 一方面,农村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的“三乱”现象普遍存在且问题突出,中小学学生就学、农民建房、农民结婚登记时的搭车收费比较严重,向农民集资修建道 路、兴修水利、办电等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平摊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问题严重,不切实际的评比活动屡禁不止,农民称之为“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 洞”;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为了多提留村提留和乡统筹费,在农民纯收入统计上弄虚作假,虚增收入,变相加重了农民负担。

  程国强:事实上,农民增收出现困难是农业税费改革出台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从1997年到2003年的7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只增长了 4%,只相当于同期城市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半左右。从收入增长的绝对额来看,农民收入7年只增加了532 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一年增加的收入。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不断拉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1997年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3∶1。可见,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当时农业和农村 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党国英: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业税实际上是国家在经济上对农民实行特殊强制的一个表现。在经济还很不发达的时候,依靠市场交换方式,国家的非农部 门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得到足够的粮食,不得不对农民实行强制,向农民征收粮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对农民的强制在经济上是低效的,地方政府搭车收 费,使得农民交纳的税费总额超过中央政府规定的标准,在政治上显得非常被动。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财政基础越来越不依靠农业税,农业税的征收 成本过于高昂,以及其它种种弊端,使取消农业税成为必然。

  5年改革目标3年实现

  问:我国实施农业税费改革主要的难点有哪些?改革过程中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宋洪远:农业税费改革的核心实际是两头改,一头改“三乱”,一头改乡镇机构。要实现全面取消农业税,首先就要去除农村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 问题,这是摆在农业税费改革前面的第一个障碍,农民把这种不合法的干部下乡收费现象比喻为“狗跑熟了,人跑生了”。正是由于农民愿望强烈,取消农业税费的 改革在农村推进颇为顺利,原本计划5年完全取消农业税费的目标,在短短3年内就得以实施完毕。改革本身并不只是免征农业税那么简单,更是一个有许多配套措 施的系统工程,由此带来乡镇机构改革、农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真正做到村财乡管、乡财县管、县财省管的局面。

  党国英:实行农业税费改革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国县乡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剧,老账归还希望渺茫,新的赤字还在发生。一些地区乡级干部的工资常常难以保障,影响到乡村政治稳定。但我们更应看到,如果允许农业税这个税种存在下去,所引起的问题将会更大。

  程国强:尽管农业税费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农业税曾经是国家财政支持工业化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政府主要通过 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直接或间接地从农业部门抽取资源,为我国的工业化提供积累。可见,这一改革具有联动效应,需要统筹谋划。据有关专家测算,从1952年 —1990年间,我国农业部门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净资金贡献达9530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民增收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