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公益性小额信贷破解农户贷款难


  当前农村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贷款难,其中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贷款最难。这个数以亿计的庞大群体其实最需要一点资金来发展生产、脱贫致富,那么面对所谓的“成本高、风险大”,谁能向他们提供贷款?有没有这样一个切实可行的、符合农村特点的信贷服务有效模式?

  “十六年的摸索、实践,就是想为解决这个问题探个路。”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因为从1996年开始便专注于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服务,并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去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获得了由国务院扶贫办设立的“第一届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中国小额信贷行业的里程碑,其模式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农村金融既要符合金融规律,又要符合农村特点,金融机构必须针对农村贷款主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方式”

  上世纪90年代银行商业化后,为了实现更好的效益,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县级机构撤掉,但是中小金融机构又没有发展起来,专项贷款逐渐消失,农村贷款问题就凸显出来。在段应碧看来,“过去,金融机构就像抽水机,把农村资金不断引入城市,可以说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实从1993年起,中央每年都要求金融机构扩大对农村的信贷,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银行系统也做了不少工作,监管层面也认识到农村金融问题,采取了很多办法。尤其是2007年以来,陆续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如国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信贷扶持政策,大银行专门成立涉农贷款部门,同时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和大户的贷款需求。可以看出,这些措施解决了一部分贷款难问题,但在农村贷款主体中,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依然是贷款“困难户”,成为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制约着“三农”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很难得到贷款?在段应碧眼中,道理很简单:一方面因为农户居住分散、单笔贷款额度小,所以成本高;没有担保品、没有抵押物,所以风险就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本质上都是商业化的,商业化就要赚钱,在股票、股东和分红的压力下,必然会选择较大额度的客户服务,以此来降低成本和风险。“那么,给商业机构政策、贴息,促进他们服务一般农户怎么样?不可行,因为他们既放大额又放小额,没有办法监管。让商业银行同时兼顾赚钱和公益性的项目,他会选择赚钱的项目。”

  “现阶段农村金融问题的症结在于现代金融制度是按照城市社会和工商业设计的,与农村的实际情况、农业的自身特点和农民的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段应碧强调道,所以,农村金融既要符合金融规律,又要符合农村特点,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必须针对农村贷款主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方式。

  “解决农村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只有走公益性的小额信贷机构这条路,别的路很难走得通。”因为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而追求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能够真正为贫困农户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一套适合中国农村特点,专门为贫困农户服务,且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快速推广和复制的新型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已探索出来”

  作为公益性小额信贷领域最早期实践者之一,以及目前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领域规模最大的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信贷模式,攻克了以往公益性小额信贷“难持续、难复制、难推广”三大难题,做到既能够快速有效的服务贫困人口,又能够防止贷款风险。

  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3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覆盖全国13个省的53个县,其中大部分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共有贷款余额超过7亿元,有效贷款农户超过10万户,30天以上风险贷款率不足1%。调查显示,约2/3的贫困农户表示贷款后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户平均贷款1000元,可获得平均净利润600元。

  “如此好的贷款质量,主要得益于我们采取了许多与现代金融机构完全不同的、但却能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的创新措施和方法。”段应碧表示。

  记者了解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根据贫困农户的特征设计贷款产品,农户首次单笔贷款的上限为8000元,采用五户联保以及非优惠利率的方式,项目不追求利润,只要求覆盖成本。同时为有效地开展项目,基金会成立了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但与一般企业相比较,中和农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能够确保服务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目标不偏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复制 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