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水利建设为粮食生产“八连增”保驾护航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信息,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长4.5%,这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八年实现增产。

  丰收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今年的粮食增产不仅建立在高起点、高基数的基础上,更克服了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等灾害影响。各级水利部门齐心协力,奋力抗灾,引来涓涓清水滋润青青禾苗,为夺取粮食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次阶段性干旱考验粮食生产

  7月盛夏,正是晚稻灌浆的关键时期。地处大西南的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却因遭遇冬春夏三季连旱,15条河流断流,20个水库降至死水位无法放水。面对严重的旱情,贵定县组织了由1500名防汛抗旱工作人员、乡镇干部、民兵预备役等组成的128支抗旱突击队,全力打井找水、抽水浇田,力争把旱情损失降到最低。

  不仅是贵州,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先后遭遇三次严重旱情。去年10月至今年2月上旬,北方冬麦区大部累计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五至九成,重旱区长达3个多月无有效降水,河北、山东等8省合计有11151万亩麦田受旱,并有250万人、9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5省发生了持续干旱,高峰期耕地受旱面积达到5695万亩;7月以来,西南大部发生严重伏秋旱,9月7日旱情高峰时,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合计5118万亩,有1264万人、61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旱情就是命令。在抗旱春管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在50天内召开4次常务会议和两次全国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并先后出台了抗旱浇地直补、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补助、中央抗旱物资储备等一系列抗旱扶持政策和强农惠农措施;国家防总、水利部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情况,两次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多次召开抗旱会商会,编制了《国家防总水利部抗旱工作方案》,先后发出10多个通知,派出90多个工作组奔赴各地抗旱一线……

  来自国家防总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投入抗旱劳力6041万人,开动机电井422.6万眼、泵站10.3万处、机动抗旱设备1149万台(套),出动各类机动运水车辆499万辆。全年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20.84亿元、抗旱用电68.8亿度、用油43.7万吨,完成抗旱浇地面积3.22亿亩,抗旱挽回粮食损失4648万吨、挽回经济作物损失350亿元。

  水利工程发挥兴利减灾作用

  5月7日,三峡水库紧急启动抗旱应急调度,滔滔江水以700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向下奔腾。受三峡水库持续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各站水位较最低水位最大抬升3.23至5.09米,为下游地区人民抗旱浇地提供了水源保障。

  有收无收在于水,有无水利两重天。今年抗旱期间,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国家防总、水利部加强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的科学调度,适时加大下泄流量,三峡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215亿立方米,有效抬升了下游江湖水位。黄河防总及时加大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保障黄河下游沿黄地区抗旱水源,河南、山东两省沿黄灌区春灌期间累计引水超过25亿立方米。旱区各地强化抗旱水源调度,通过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渠道输水等综合措施以及河湖联调、湖库联调、库闸联调等调度手段,多引、多提、多拦、多蓄,全力保障抗旱用水。

  在抗击干旱的关键时刻,骨干水利工程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与此同时,分散在农村各处的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中小型水利设施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地处长江沿岸的湖北省监利县周老镇鲁桥村往年以防涝为主,今年春夏之交却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旱,“播不了种,育不了秧”。村支部副书记段德圣指着稻田旁的一段沟渠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在抗旱期间修了这条2000多米长的沟渠,打了三口80多米深的机井,解了全村人的燃眉之急。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双路村,地处山区平原相连、丘陵岗地交错的区域。近几年,通过“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建成旱能灌、涝能排、配套齐全的农田末级渠系。得益于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对今年的严重旱情,当地的农民却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灾情。

  天不帮忙人努力,大灾之年不见灾。来自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尽管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干旱的考验,我国全年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粮食季季增产,并且31个省份中有29个实现不同程度增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立方米 干旱 滴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