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尚未显现明显复苏迹象,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力度未有消减,绿色贸易壁垒又在渐渐兴起。
本届广交会三期的许多农产品参展企业向记者反映,由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食品安全等标准提升,农产品出口举步维艰。企业或考虑放弃部分欧盟市场,转攻新兴市场。
11月3日,在广交会期间的农产品进出口公共信息服务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指出:“农产品出口增势明显,但是汇率变化、成本上升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增多等因素增加,影响了农产品出口的未来走势。”
在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中国农产品企业有多少市场可以放弃,多少新兴市场可以发力?
被迫抛弃还是主动转移
“这次广交会欧美客商比以前更加关心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客户对农残和食品安全认证要求变严格,企业成本大幅上涨,出口这些地区的企业利润微薄。”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中信实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陈惠慧告诉记者,不仅是在此次广交会上,欧美地区的老客户在此前的沟通中也一直强调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陈惠慧说:“从客商的情况看,东南亚市场比较稳定,中东和非洲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非洲客商似乎更在乎产品的价格。我们正在考虑加大这些市场的销售力度。”
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公司的董事长李彦增也同样感受到欧美客商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
他说:“如果出现问题,出口企业和采购商都会有很大损失,甚至被处罚。这对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影响更大,开发中东、北非等新兴市场成为破解之路。”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美国实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日本有“肯定列表制度”和命令检查制度,欧盟推出新食品安全法,这一系列不断变更的要求提高了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较大。
出口辣椒、大蒜、果品等农产品的和兴食品有限公司,把各项质量安全认证的影印件挂放在展台最显眼的地方。业务总经理方鹏宇说:“我们希望这样能消除客商的担心,可是我们的产品很少能出口到欧美市场,目前主要市场是中东、中亚、东南亚国家。”
番茄制品是天津金土地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出口产品,外贸业务员郭媛丽对记者一直感慨打开欧洲市场之艰。她说:“我们公司采用从意大利引进的整套最先进番茄酱生产加工设备,产品原料全部选自新疆的纯天然番茄。尽管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原料,还是很难打开欧洲市场。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南非、中东、中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多少有些不得已的因素。”
合理要求还是隐性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以关税等为主要形式的贸易壁垒逐渐淡出国际贸易舞台,更具隐蔽性的绿色贸易壁垒便取而代之。“欧盟、美国、日本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使得当地的进口商不得不谨慎采购。”李彦增认为,近两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产业,抵制从别国进口产品。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环境保护要求成为最主要的绿色贸易壁垒。
根据WTO统计,WTO成员有关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通报数量中,发达国家占40%以上。美国、欧盟成员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技术和安全管理上居于领先地位,他们通过不断出台新的措施,使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处于被动应对的境地。“2009年美国通过的食品安全加强法案,其中原产地标签规定并不科学。”方鹏宇认为,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表明产品质量和原产地有必然联系,原产地标签会误导消费者,按照国家来源的不同来决策购买。
根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公布的《中国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中国每批输日农产品通关费用平均约12000元,通关时间在4天左右。而被实施命令检查的农产品通关时间则需10~20天,仓储、检验等费用成倍增加,加大了进口商的负担。
郭媛丽告诉记者:“欧盟各国加强对进口产品的质量检测,对多项农残、微生物和重金属强制检验,延长了报验时间,增加了相关费用。例如意大利对部分番茄酱制品实行强制性产地标识措施,通过原产地标识法来抵制进口番茄酱。这一措施主要针对中国出口番茄制品。”
断臂自残还是自强突围
5月1日起,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开始生效。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中成药产品拿到欧盟成员国的药品批文。自10月1日起,欧盟对我国出口茶叶也采取新的进境口岸检验措施,增加抽样检测比例,抽样检测的农残项目指标也有所提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11-09/5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