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走转改”记者探索“农家乐”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8日讯:“农家乐”已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农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参加“走转改”记者魏永刚表示,要做大做强农村旅游,实现“农家乐”可持续发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关键。

    据记者魏永刚介绍,交通设施配套是衡量一个地方能否搞“农家乐”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地方山好水好如果交通条件跟不上就失去了搞“农家乐”最基本条件。贯有看法认为只有城市近郊区县才适合发展“农家乐”,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很多偏僻的地方也逐渐开展“农家乐”旅游,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拉近了城乡的距离。另外,“农家乐”很少涉及到景观门票问题,农民只有通过提供吃住以及农产品的销售等途径来创收。所以农村的饮食、住宿等方面的卫生条件是否符合城市卫生标准也成为发展“农家乐”,吸引游客的必要条件。

    据悉,在农村发展“农家乐”第三产业带给农民的收益远远高于第一产业。目前,作为农民的一条致富新门路,村民要想通过发展“农家乐”脱贫致富,达到增收目的,还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景区的积极宣传,和“农家乐”发展整体统一规划息息相关。“农家乐”大部分是一户一户,独个村子在搞。而发展“农家乐”需要在一个较大范围来规划,形成“游”的大环境。农民本身缺乏宣传意识和途径,只有依托当地政府在景区的宣传和规划上想办法,提供便利条件,才能搞好“农家乐”。

    “农家乐”在发展初期确实实现了促进农民就业以及达到增收的目的,但是随着“农家乐”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游客日益增多,“农家乐”旅游升级,农民搞“农家乐”旅游遭遇瓶颈。在软实力方面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农民综合素质跟不上,要使其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创收,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更民观念,培养一批“民”。需要政府建设管理标准统一的“农家乐”聚集区,规范“农家乐”经营,通过政策扶持、定期举办“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班,邀请旅游界的专家给村民们“讲课”,组织农民外出“取经”等活动来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其真正成长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龙头”。

    在谈到“农家乐”带给乡村的变化方面,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永刚表示,“农家乐”带给农民的,远不止看得见数得着的经济利益,更有看不见的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城里人来得多了,有形无形的交流,带来村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和外面交往的意愿逐渐增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意识也在慢慢变化。

    同时,“农家乐”发展也唤醒了农民的市场意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地方除了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和品尝农家饭,还推介体验活动。如筹划类似于“开心农场”的认养地,分块租给城市里的游客,作为游客体验项目。有些游客还在自己地里立块牌子把自己全家福照片贴了上去,“农”味十足。从观念更新到产业链延伸,农民致富空间被进一步扩展。“农家乐”这种旅游方式轻松自在,也增强了城里人对农村的认识,并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

    记者魏永刚认为,发展“农家乐”项目是城市文明传递到农村最快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以发展“农家乐”为契机,带动村建设。通过发展“农家乐”来教育农民,改变农民,提升农民。才能发挥城市文明向乡村辐射,达到城乡统筹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可持续发展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