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基层采访,一位县农委主任给我讲了一个算账的故事。
为了帮助农民增收,县里决定拿出资金扶持农民发展大棚蔬菜,没想到有农民不欢迎。农委主任带队下去做工作,他给农民算了一笔账:建一亩大棚,政府补助2000元,农民自掏1000元,一亩大棚种蔬菜,一年的收入是4000元,算起来,净挣3000元,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而一个农村妇女也给他算了一笔账:家里3口人,夫妻俩带一个孩子。丈夫外出打工,辛苦一年除去生活费,年底挣回8000元。她自己种两亩地,撒把种子就有收成,娘俩一年的生活开支和孩子上学的钱就都有了,这样全家一年纯收入8000元。如果建大棚种蔬菜,一个妇女肯定不行,丈夫要回来帮忙,打工的收入没有了。两亩大棚一年收入6000元,还不算全家3口的生活费开支和孩子的学费,干嘛要建大棚种蔬菜呢?
农民算的这笔账,让这位农委主任点头称是,并感叹道:凡事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啊。
简单两笔账,启示却很多。细想起来,两个人算的账虽然结果相反,出发点却是相同的。农委主任算账,代表的是政府部门,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实现农民增收,政府还为此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农民一定的资金扶持,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农民算的账,则是根据自身家庭具体经营情况得出的,你政策虽好,却不能为我带来真正的实惠,我当然就不欢迎。
政府的账和农民的账对不上,这种事情在许多地方都有,尤其是在土地流转、新村改建上。对不上账,大概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政府确实是为了发展生产,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却没有经过认真的调研,没有从当地实际和农民的真正需求出发,属于好心没有好结果。另一种是政府部门为了发展一种产业,或者实施“××工程”,对农民强行要求,整体推进。这种情况,当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算的是政府的大账,农民的小账基本被忽略了。还有一种情况则更为恶劣,就是在算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农民的利益。刚刚被媒体曝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霍里街道东孟村数百亩农田被违规占用事件就是这样,数百亩农田被强行征占去建人工湖,而湖畔周边则是档次较高的房地产项目,整个工程根本没有取得合法的用地手续,不但违法违规侵占耕地,更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由此可见,凡事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凡事皆有利益存在,企业的利益、政府部门的利益、极少数个人的利益、农民的利益,诸多利益相互交织。在这里,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也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凡是涉及农民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倾听农民的心声,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样,政府的账和农民的账才能对得上,所做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农民的认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8-01/5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