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山区农民的脱贫密码


  河北涞源,一个革命老区山区县,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过去5年间,有8000多人走出了大山,3.56万人迈过了贫困线,农村4万多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搬迁脱贫,走出穷山门路宽

  对于伊家铺村农民李新民,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娶了媳妇,办起了木材加工厂,年收入10万元左右。“伊家铺村是穷乡僻壤,种啥都产量不高,浑身是劲也使不出来,村里人大多靠吃救济。”李新民说,2005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伊家铺村村民从大山搬到了县城,“环境变了,我们致富门路宽了。”

  涞源地处太行深山区,285个行政村,28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了7.8万人,部分群众处在水、电、路、医、学五难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大山中脱贫希望在哪里?

  过去扶贫,一个个周转畜、互助金等项目投入深山,然而羊养起来了,脆弱的山场却破坏了,富一户伤百家,大部分农民还是在贫困线上徘徊。经验和教训告诉涞源人:扶贫必须转变方式,实施移民搬迁工程。

  自2002年以来,该县从生存条件最恶劣的村庄开始,自然村向主村搬迁、插花搬迁、建移民新村三种方式,梯次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目前共搬迁9000人,建起移民小区5个。

  廉巴岭、伊家铺、驿马岭这些涞源最偏远的山村现在都实现了整村搬迁,全村脱贫。西庄铺率先在全县建起了农家游,最多一年一家收入10万元左右。白石口移民小区,共有65户199人,村民依托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建起了农家院;东团堡乡北李庄葫芦河附庄全村搬迁后,建起了舍饲养殖小区。

  就业扶贫,农民变产业工人

  东团堡乡农民谢爱军,如今已经是奥宇钢铁公司的炼钢工人,他说:“从外出打工,到家门口就业,月收入多了2000多元,生活更有保障了。”

  奥宇钢铁公司,是涞源冶金工业园区的一个企业,据悉,该企业共吸纳了周边十几个村,2000多名农村劳动力。仅丰乐村农民每年就能领取工资1000多万元,许多小菜贩、打工仔都变成了产业工人。

  “充分就业是社会最大的福利。”县委书记赵志栋说,涞源靠工业的支撑和积累,扶持三产,反哺一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探索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

  涞源有着丰富的矿业、旅游、风能、光能等资源,随着河北钢铁、江苏雨润等一大批企业落户,冶金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园区相继形成,产业隆起带效应凸显,吸纳劳动力3万多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1/4。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5万多人,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近40%。县长高文才说,把扶贫和生态建设、产业化统筹考虑,今后涞源移民搬迁的方向是乡镇政府、县城周边和产业隆起带,让搬迁出来的群众彻底脱贫,逐步致富。

  完善保障,农民轻松奔小康

  家住涞源县金家井乡十八盘村的范保明算了一笔账,“过去全家一年收入一万多元,算收入不错的家庭,但是供养一个高中生,每年最少得4000多元,要是再得一场小病就得花去几千元,日子没个不紧张”。

  如何破解因灾、因病、因老致贫返贫问题。涞源探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手里的积蓄多了,压力小了,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涞源不断出台惠农政策:免除农业税,合,免费义务教育,农生奖扶政策,农村低保,89名村支书享受公务员待遇,7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保等等,5年来,涞源给农村百姓上了“8套保险”,累计投入2亿多元,相当于每人每年政策性增收210多元。

  涞源镇的卢秀莲前不久刚刚治疗胰腺炎出院,花了1.5万元,报销了1万多元,她说:“从去年开始我已经领上了养老金,今年住院还报销了这么多,现在的这些保障,真比养个儿子还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积累 工作重点 风能 义务教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