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时节,家住湖北荆门市东宝区石桥驿镇石桥驿村的杨明振,女儿、女婿没有请假回家帮农活,家中5.6亩小麦收割、水稻插秧都是出钱请当地的农机服务队完成的。
在东宝区像杨明振家一样农田有人种,市场有人闯,种地务工两不误的“亦工亦农”家庭已占到三成。
工农融合
城镇焕发新活力
7月9日,湖北宝源森工产业园木材收购处车水马龙,等待出售木材的车辆排得像一条长龙。由于价格比市场上高,林农们个个喜笑颜开。这是东宝区走“产业引领,工农融合”的一个缩影。
湖北宝源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煤炭转型企业,从规划进入园区起,就提出了“先建基地后建工厂”的原则,持续开展人工林基地建设,每年坚持营造人工林基地面积5万亩以上。
从2002年至去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宝源每年投入500万元,采取免费供苗、订单造林等方式,组织东宝区及周边县市区农民持续开展造林。8年来,宝源累计投入2500多万元,与9206个农户签订造林合同,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25万多亩,基地覆盖全市26个乡镇、238个村。
李明是该区仙居乡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几年前,他看好泡桐这支“潜力股”,萌生承包荒山广种泡桐的愿望。区林业部门得知这一信息后,与仙居乡党委政府积极“撮合”,李明在仙居成立了荆门金桐林业有限公司。去冬今春,李明在仙居乡天星、华新、三泉等村与100多村民实行土地流转,投资600多万元,种植泡桐4000多亩。
如今,在东宝区像李明这样投资林业的大户已不在少数,民间资本投资林业正在该区逐步兴起,荒山、荒坡、荒滩成了宝地,变成了速生丰产林;沟边、田边、河边、屋边的空闲地,都栽植了意杨。在林业大户的带动下,东宝区连片造林在50亩以上的大户有400多户,其中超过1000亩的有6户。
近年来,东宝区根据各乡镇资源禀赋、区域位置、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等情况,合理布局一批特色产业,使得小城焕发出新的活力。石桥驿镇、子陵镇、牌楼镇等城郊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当起了“蓝领”,变身“工薪族”。栗溪镇、马河镇等山区、库区乡镇则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带动了大量农民致富。
城乡统筹
农民过上新生活
镇域经济的崛起,改变了农村经济“短腿”的状况。有了财力支持,东宝区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着眼老百姓的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倾注人力、财力、物力,破解民生难题。
大力建设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和农民新居,成为东宝区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指数的突破口。
7月8日,走进东宝区牌楼镇长岗新村,坐落在207国道旁的100多套两层别墅群落映入眼帘。
“这是区里统一修的,不仅外观漂亮,而且住起来也舒心!”4组村民潘子洲说,“我们从老宅搬过来,老房子由政府作价,我们只按差价补齐就可以搬过来住。”
近年来,东宝区以提高生活品质、建设和谐幸福家园为目标,先后投资3亿多元,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城镇设施配套水准和人口聚集能力,启动了2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拉升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已达54%。
据了解,东宝区平均每年实现城镇就业50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同时,政府还通过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制度,解决民众养老、看病问题。截至6月底,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14%,建成7个别墅式敬老院,所有“五保户”得到了集中供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7-25/5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