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依托主导产业发展休闲农业


  四川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近年来,我们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开发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在推动非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城乡交流、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等方面展示出勃勃生机。

  休闲农业健康发展规模效益日新月异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稳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四川省已创建休闲农业示范基地2.1万个(其中“农家乐”1.6万个、现代农业科技园300个,休闲农庄1500个,农业观光采摘园700个,专业村2500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园区270个,已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个。全省休闲农业园区资产总额192亿元,年接待人数1.7亿人次,年营业收入138.5亿元,年农产品销售收入30亿元。

  产业类型日趋多样,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全省休闲农业寓于大农业的各

  个方面,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贸易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主要可分为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农业观光体验园、农家乐四大类型。

  集聚程度不断提高,规模效益节节攀升。我省推进了休闲农业从最早一家一户式的农家乐模式向连片化、板块化、集群化发展,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为市民出游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丰富的休闲项目。例如,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集中连片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基地――“五朵金花”,年游客量超过200万人。

  产业功能不断提升,农业创意初露端倪。我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的发展开始显现耀眼的光芒。如双流县兴隆镇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利用当地高低分明的台地打造了占地1.3万亩的创意农业园――“玫瑰天堂”,园区内有用玫瑰组成的极具观赏价值的川剧脸谱、国宝熊猫等图案,形成四季花海、彩田艺术的创意农业,成为了新的景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合效益全景展现,就业增收成效斐然。全省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我省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另

  一方面,美化了农村环境,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据统计,我省4.8万个村,发展休闲农业带动农民致富的村超过2500个,占全省乡村总数的5%,带动了400余万农民就业增收。

  多措并举合力推动统筹安排精心策划

  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合力推动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是集农业、服务业、旅游业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我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动休闲农业朝精品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二是实施系统联动战略。三是建立工作磋商机制。

  科学指导,标准引导,有效促进休闲农业规范化发展。2010年,四川省农业厅等多部门共同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一是制定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评定标准》等。二是通过推进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的建设,充分调动各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创建评定2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8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7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统筹谋划,产业引领,夯实休闲农业发展根基。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在目前财力投入严重不足情况下,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村示范片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

  节庆造势,塑造品牌,激发休闲农业发展活力。近年来,年均开展以“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年庆”为主题的各类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重大休闲农业节庆活动达200多个。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着力抓好“五个一”

  “十二五”我省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思路是,顺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为核心,推动我省休闲农业快速持续发展。今年将重点抓好“五个一”:

  制定一个规划。我们将根据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认真调查分析基础上,制定《四川省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导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农业发展 玫瑰 产业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