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告诉记者,能往外包地的人,都是县里、乡里“头头脑脑”的人物,要不就是他们的亲戚。“有啥不成的,都是跑马占荒,占得住就行。”记者问老田,包地的钱是否要交给政府一部分时,老田说,“分年头,不同时候开垦的地交的钱不一样,今年新整的也得50―60元。”
记者了解到,在明水湿地保护区,建立在开垦草甸基础上的买地、包地等经营行为相当普遍。
一旦被破坏,很难再恢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吴建平教授是明水湿地晋升国家保护区论证会专家之一。他表示,几万亩的耕地对保护区的生态不可能没有影响。“影响包括生态、生物、非生物,种旱田肯定要排干水,原先湿地里的生物链就被打破了”。
专家表示,以明水湿地内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为例,目前国内最大的种群数量至多不超过300―400只,大鸨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就包括草原的过度开垦,使它们丧失了适宜的栖息地。此外,农业机械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胁繁殖的雌鸟、卵和幼雏,人类各项生产活动的干扰间接影响大鸨的繁殖。
吴建平教授说,评审的时候他拿到的材料里并没有标注在缓冲区内的耕地面积,“我没有去过明水湿地进行实地调查,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农田,他们就是使用障眼法,试图瞒过去”。
吴教授认为,从实际情况出发,核心区是决不允许动的,缓冲区内如有部分农田,可以暂时维持现状,将来通过退耕还湿的方式解决,但决不允许新开垦耕地。
黑龙江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黄俊洋副处长告诉记者,考虑到明水湿地“先有耕地,后有保护区”的现实,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对已经拥有合法手续的耕地,采取土地置换、赎买等方式,将农民分步骤地迁出,对于无手续开垦的湿地,将采取“退耕还湿”的措施。
吴建平教授说,“就像把一片树砍光之后一样,湿地草原的生态恢复起来难度也很大。即便是采取‘退耕还湿’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至少也要5―6年的时间,有些草原一旦破坏,基本上很难再恢复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草原监理总站已对此事立案,黑龙江省林业、畜牧等部门组成调查组,会同明水县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本报也将持续关注此事的后续进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7-11/5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