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从一个牛奶行业内部的研讨会上传出一位业内人士的爆料,“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据介绍,2010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生乳”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国标规定的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下调至不超过200万,均为历史新低。
生乳当然不能直接饮用,在其加工过程中,以130多摄氏度高温瞬间杀菌制作的牛奶称为常温奶,60摄氏度到85摄氏度低温缓慢加热杀菌的是巴氏奶。“巴氏奶”和“常温奶”两大阵营互不相让,尽管巴氏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生乳细菌多自然需要高温消毒,因此,以我国目前饲养、物流、储存条件来看,常温奶占主导地位是必然结果。
代表巴氏奶的专家,炮轰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言之凿凿、掷地有声,但到底是最低“牛奶”标准,还是最低“生乳”标准,还是需要讲清楚。这则爆料是发自某“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因此,听上去也更像是“巴氏鲜奶”和“常温奶”,不同乳业利益集团的争斗。
上周,有参与制定牛奶新国标的专家这样解释,中国奶业标准的制定是由现有国情决定的,考虑到农民散养奶牛的环境现状,按照2.95%国标来执行,许多牛奶都要倒掉。降低标准是因为“农业部做了大量的调研,从国情出发,照顾最大多数奶农的利益”。其实,把上述言辞翻译成“白话”,其大意就是,我国目前70%以上生乳原奶都来自散户小农,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奶蛋白质含量达标有困难,菌落总数超标,按照以往高标准的要求,这些散户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牛奶倒掉,要么重新加工。现有标准偏低,某种程度上也是国情说了算的结果。对于这一点,批评者不可不察。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正在我们的“菜篮子”中循环往复地上演。其实我们的“菜篮子”和“奶瓶子”中,存在着同样的弊病。不论是蔬菜种植,还是奶牛养殖,我国农业生产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他们缺乏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因此菜价如过山车,原奶则细菌多。
三聚氰胺事件后,建设奶源基地、走规模化养殖之路,成为业界共识。据了解,我国正在修编奶业振兴规划,奶源基地布局成为重要内容。公开承认落后的现状――新国标因此被部分人士评价为“有进步”。要想改变我国奶业标准偏低的现状,只能是先从改变落后的国情开始。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而勇于进步、改变落后现状则更为重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6-21/5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