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机补贴已达175亿元 农业信息补贴待启动


3月24日消息,日前,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2011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据悉,2011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175亿元,比去年增加20亿元,实施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财政部、农业部于2004年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年安排了补贴资金0.7亿元在66个县实施。此后,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补贴资金规模连年大幅度增长,八年时间农机补贴的补贴资金规模扩大了 250倍,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县和农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推动了全国农机总动力快速增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农业信息补贴一直没有被国家纳入补贴政策范畴。在信息时代,我国还有一些地区、一部分人,因为缺乏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而思维贫乏,生活在相对封闭、贫穷的信息死角。农村信息流动不畅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民“信息贫困”造成的城乡数字鸿沟,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协调进步的重大政治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为农村地区提供信息补贴,是信息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希望国家延伸农村补贴政策框架,开展农业信息补贴政策。

现就农业信息补贴的必要性、农业信息补贴的可行性、农业信息补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农业信息补贴方案建议展开讨论 。

一、开展农业信息补贴的必要性

第一,开展信息补贴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需求。我国55%人口在农村,然而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巨大,农民对生产、市场、生活、政策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强烈。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信息补贴,对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是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意义重大。

第二,农民有信息消费的积极性,但购买力不强,急需财政补贴。建设社会主义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素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重要举措之一。当前我国农民对信息有迫切需求,然而受到消费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利用当前先进的手段享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导致获取信息存在不畅,不准,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急需出台积极补贴政策,鼓励信息消费,促进信息的推广与共享,全面提升我国农民的信息水平,实现农村全面发展。

第三,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经费缺乏,制约了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需要补贴。在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通过扶持建立了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有效地促进了基层信息服务水平,但是存在运营资金缺乏,无法进行有效、正常运营,制约了服务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基层信息服务站(点)的作用,积极引导其为农民提供服务,并走向正常化运营轨道,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扶持、补贴资金,保证基层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

总之,国家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对农民和基层服务组织进行补贴,既满足迫切需求,又符合国情。政府用于信息补贴的资金要做到公开、公正、到位、有效。真正补给农民,用于农业生产,农民真正受益。实施信息补贴、通过政府对某些方面的引导性投入,不仅能推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提高农民获取信息意识和能力,也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现实选择。

二、开展农业信息补贴的可行性

第一,我国总体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具有加大农业信息补贴的能力。财政投入是实现政府扶持政策最具体和现实的表现。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大城市和经济发到地区已逐渐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政府农业和农业信息服务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随着GDP的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资金将进一步增长,每年用于信息补贴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和政府支农收入的比例不高于0.1%和2%,从国家财力看,每年的投入10亿元来进行财政进行信息补贴是可能的。

第二,我国已针对农民开展多项农业补贴,具有很好的基础。国家先后出台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在国家补贴项目的拉动下,农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促进了农民的增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信息补贴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经验和组织保障。农民和基层服务组织的信息化装备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已经达到了享受高质量信息服务的条件,为信息补贴落地工作提供很好的基础。同时,农民对补贴政策有了很好的理解,具有很高的积极性,这样更能为补贴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信息服务 农业生产 传播 社会效益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