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引领中国农业转型 冲刺世界五百强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

  引领中国农业转型 冲刺世界五百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玉忠I北京报道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战略基地,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跨上100亿斤台阶用了48年时间,跨上200亿斤台阶用了10年时间,跨上300亿斤台阶仅用了4年时间。2010年,黑龙江垦区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总产363.6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339亿斤,被农业部认定并命名为“黑龙江垦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

  “数据显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发展历程,更是我们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心。”3月9日,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今年,我们确保粮食增产30亿斤,向总产400亿斤冲刺,北大荒集团还将冲刺世界500强。”

  垦区可保证1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我国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近年,东北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黑龙江垦区如何做到连续7年粮食大丰收?

  隋凤富: “十一五”期间,我们保持了粮食年均增产30亿斤的发展节奏。去年两会期间,中央首长曾提议“为北大荒300亿斤商品粮鼓掌”,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实现了粮食总产363.6亿斤,商品粮339亿斤,形象点讲,可保证1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

  粮食连年丰收,源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建立起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同时加大现代农机装备力度,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6.5%;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和全方位标准化作业,优质品种覆盖率和农业标准化覆盖率均达到100%;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中国经济周刊》:黑龙江垦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这对垦区而言意味着什么?

  隋凤富: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黑龙江省考察时,对垦区作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国家相继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如: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基地,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办发59号文件的“北大荒集团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也强调,垦区要领跑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要领跑城乡一体化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事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融入到全省大局。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国家赋予黑龙江垦区的战略使命,也是推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黑龙江垦区如何在 “十二五”期间发挥引领作用?

  隋凤富: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们致力于“赶超”的话,那么未来就要在“引领”上下功夫。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步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提速期。打造绿色垦区,着力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核心经济区、综合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三大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努力在打造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区新型工业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带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北大荒文化软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上等方面实现突破。

  《中国经济周刊》:你刚刚提到了一个概念叫“绿色垦区”,这个“绿色”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联吗?

  隋凤富:当前,世界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结构重构的关键时期,各国正在加快新一轮的发展模式转型,倡导科学发展、和平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们将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目标,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垦区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基本要求,加快构建绿色体系,形成具有垦区特色的北大荒绿色发展模式。

  境外农业开发将超过4000万亩

  《中国经济周刊》: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黑龙江垦区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隋凤富:今年,我们将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个领跑”的要求,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提速提质。力争粮食增产30亿斤,总产冲刺400亿斤,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北大荒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300亿元,冲刺世界五百强,在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中发挥更大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品种 粮食作物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