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创新与节约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


  其次,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控制水田灌溉及推广水的循环利用。

  此外,在对单位耕地面积用水量与各种粮食作物种植比重的相关性分析中可发现,农业用水量的增长,更多地来自非粮食作物种植需水的扩张。因此,通过对非粮食生产节水工程的投资,以带动整个农业生产节水,从而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可能是一种比较效益更高、更有效的路径。

  第二,支持农业节水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节水是一个整体概念,必须通过整个农业领域(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节水技术的实施,实现整个农业的节水。以色列之所以能够高水平地使用灌溉水资源,是以一定的科研和推广投入为前提的。如果能够在作物节水、降低灌溉设施成本两个问题上共同取得突破,解决水资源问题将更为轻松。

  第三,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并对此进行财政补贴。目前,中国农业用水价格过低,这是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用水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一边是水资源高度稀缺,一边是低价和大量浪费,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应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激励农民采取节水技术。同时,节约水资源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这种节约行为本身属于公共品的范畴。因而在提高水价的同时,政府亦应通过财政对采用节水技术的农民进行补贴。

  第四,遏制和治理水污染。这是任何一个涉及生存和发展的议题都无法回避的内容。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前面所说的一切措施都没有任何意义。在中国,治理和控制水污染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采取全面、系统的措施,这些措施应该以完善的法律为基础,并以强大而公正的行政执法能力作保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粮食作物 需水量 水利基础设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