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2010年农业系统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十一五”期间,有六大标志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法制建设配套推进,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监测能力明显增强,执法监管深入推进,标准化创建全面启动,“三品一标”快速发展。“十二五”将着力构建和完善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等五大体系,全面提升执法监督、风险预警、监测评估、应急处置和服务指导等五种能力,推动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这是记者从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2010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稳中有升。按往年同期同口径统计,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生鲜乳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保持在100%,圆满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上海世博会和近2个月的广州亚运会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工作目标。
陈晓华说,“十一五”期间,有六项标志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法制建设配套推进,相继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与之相配套法规和规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步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农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各级农业部门内部监管职责分工也进一步明确,统分结合的工作格局初步构建。监测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实施了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一期规划,新建和改扩建农产品部级质检中心49个、省级质检中心30个、县级质检站936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执法监管深入推进,先后组织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助奥行动”、奶站和饲料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等重大活动,一些区域性、行业性和时段性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标准化创建全面启动,特别是2010年新创建了园艺作物标准化示范园819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555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00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5个。“三品一标”快速发展,认证总数超过8万个,认定产地已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0%,认证农产品也已占到商品总量的30%。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将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切实加强,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强化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和完善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等五大体系,全面提升执法监督、风险预警、监测评估、应急处置和服务指导等五种能力,推动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任务是“消除隐患保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消除隐患保安全,就是要深化专项整治,着力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控制源头上水平,就是要从生产入手,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健全体系强能力,就是要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加强执法监管条件保障,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就是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制度和模式,并加以推广,尽快推动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
陈晓华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做好“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意义重大。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继续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任务,立足“防范风险保安全”,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一要全面加强执法监督。在前两年整治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重点时节的专项治理。二要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农兽药残留标准为重点,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品牌优势和功能作用。三要重点强化应急处置。力争做到对突发事件预防要早、反应要快、处置要有力、后续要跟进。要根据风险预警和安全防范需要,启动风险评估。四要大力推动体系队伍建设。做好质检体系“一期规划”的收尾工作和已建机构的培训管理,抓紧争取和启动“二期规划”项目。在充实强化省级监管机构职能、人员和条件的同时,抓紧向地县两级延伸,努力实现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省级完善、地市健全、县级建立”的目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要努力实现“职能、人员、经费、手段、服务”五到位。五要积极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检打联动”和联防联控机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1-14/5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