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农业部长的“三农”答卷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多、起点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敏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特大干旱、低温寒潮、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虽然遭遇了极大的困难,但交出了一份令世人瞩目的答卷。
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连续4年超过1万亿斤。预计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7850万吨、2760万吨和3740万吨,比上年增长2.6%、1.5%和0.2%。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800元,实际增长 10%左右,增速创1984年以来新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后,《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来之不易的粮食7连增
记者:今年粮食总产实现10928亿斤,而且是在各种自然灾害偏重发生、频繁发生、异常发生,国际农产品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的空前挑战之下。您如何评价?
韩长赋: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最大亮点,确实来之不易。
应该看到,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今年中央出台强农惠农政策数量之多、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都是多年少有的,农业部门争取和落实政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也是多年少有的。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针对今年自然灾害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丰补歉、减灾增产的工作思路,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非灾区多增产,实现了南方损失北方补、夏粮损失秋粮补。
其中,科技增产是最大的亮点。最突出的是,今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超过了52%。这两个52%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由千百年来以人力畜力为主转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也意味着科技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除此之外,今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种子统供率达到66%;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到12%(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4380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65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 在我看来,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和希望也在科技。
“十二五”使命
记者:“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如何发展?
韩长赋: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是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的5年;这期间,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机装备跨越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可以说这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不但粮食实现连续7年增产,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也得到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迈上 4000元、5000元台阶,年均增长8%以上,增速超过“七五”以来各个时期,增收幅度之大历史少有。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耕地、水资源紧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外流,如果处理不好,农业就面临削弱和萎缩的风险,农村就面临凋敝和忽视的风险,城乡失调、工农失衡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现代农业就会更加滞后。
尤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深入发展,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结构加快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又提出了严峻挑战。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争取“十二五”期间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2-25/5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