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高度关注农产品的供应


  五中全会如果说要用两个字来表现,实际上就是说在我们“十一五”期间,如果我们是用两个字表现,是“强国”的话,“十二五”就是富民。大家注意到没有,调整农民收入格局,成为这次五中全会的一个主旋律之一,当然,主旋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要把调整国民收入格局,增加注重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怎么样增加农民收入?实际上农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为什么差距大?不是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这样,1978年到2009年,31年,我们算了一下帐,城市居民每一年增加了7.2%,农村居民每年增加7.1%,差距在0.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31年比,没有什么差别,主要就是1998年到2009年,这11年间,城市居民每一年增长9.5%,农民收入每一年增加5.7%,主要是差距在最近这十年,而最近这十年,不是差在近十年,而是差在1998年以后的五年,这五年每年农民收入只增长1%、2%,最高是4.2%,问题在这儿。

  与此同时,第二个大的表现是区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非常大,上海去年已经是12400元,甘肃去年是2980元。贵州相差不大比甘肃,也就是说甘肃的农民和上海的农民是1:4.2的关系。怎么样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二个大的问题。

  第三个大的问题,劳动力。我们做农业企业的,可能也感觉到农民的工价在不断上涨,一方面我们在研究,我们还有一个亿的农民工集聚在农业,也就是说是一个剩余劳动力的表现态势,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每到2月3月,我们都会出现所谓的农民工结构性民工荒。那么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它表现在什么方面?那么这里面确确实实就是给我们的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就是说我们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工业化和城镇化,中间有和失衡的地方。一个方面,我们需要继续转移出我们现在沉积在农业内部的八千万到一个亿的剩余劳动力,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确确实实要关注到,包括河南、四川、重庆、江西、安徽这样的传统劳动输出大省,他们现在的劳动力流动以后,那么集聚在农村的劳动力现在越来越表现出老龄化的态势。我们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在延续日本和韩国农村农民老龄化的现象非常的严峻。老龄化的现象的严峻,确确实实就表现出农民老龄化,农村空虚化,农业副业化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绝非罕见。也就是说第三个大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的问题,需要引人关注,和大家的工作,和大家的关注也有高度的相关性。为什么农民有诉求?有工资提升的诉求?现在确确实实在某些岗位,某些区域,某些领域,我们的劳动力和我们的产业布局,我们的城镇化是不相匹配的,这里面就有城镇化问题,也有工业化问题。

  第四个,农业的科技。农业的科技两个大的层面,大家有的是搞科技投资的,我们现在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我们研发的农业科技,能不能跟上形势发展要求?我们与世界先进的农业科技到底有多大的差距?70年代有小麦,80年代有杂交水稻,90年代有个转基因的棉花,那么我们新世纪以来,重大的革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有多少?我最近看到材料,我们的玉米的研发,品种的研发,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是20年左右,我们在水稻方面,我们在世界位居领先地位,那么我们其他的品种呢?粮食以外的园系品种呢,特别是蔬菜花卉的品种呢,我们很多蔬菜花卉品种的研发,被牢牢的掌握在外资手里。我们的资源如此短缺,人口还在继续增长,生活水平还在提升,对农产品的需求可以说和其他产品不一样,我们是一个旺盛的需求态势,而其他的产业,包括钢铁产业、汽车产业都有一个需求制约,我们只有生产能力制约,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制约。也就是我们农业发展的空间很大,农业是个生生不息的长足产业,在中国表现非常强烈。但是怎么支撑这个生产?科技。

  第二,谁来转变,谁来转化成果,谁来推广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倒是寄希望在座的,可能有些先生和女士是从事于商业性的或者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推介工作,我们是历来主张三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国家要在基本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农业科技方面,应该尽到应尽的职责,也就是公益性的农业科技,应该由政府,毫无疑问的由政府来承担相关的职能。比如我们其中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三年以内,覆盖到乡村的农业科技推广,叶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二个层面我们当然寄希望与专业合作社,它的需要,它的产品,无论从生产还是到加工,自己有兴趣来做这个事。第三个,大量的民营的、市场化的、社会化的科技服务组织。比如提供互帮组织,提供生产资料供给,提供农产品加工,包括运销,在座肯定有一部分女士和先生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也就是说在农业科技的推介方面,我们是欢迎大家来投资这一块,来关注这个领域。这是第四个大的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民收入 土地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