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粮仓的“钥匙”决不能让外资抢走


       秉承“全产业链渗透”战略,外资粮油巨头在中国粮在河南深耕十年的世界粮油巨头—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丰益国际”)投资的“益海嘉里食市场正“步步为营”。今年4月23日,”粮油项目,正式落户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与国内“大豆产业集体沦陷”的切肤之痛不同之处是,大豆产业是被美国低价格大豆打垮的。作为加入世贸的承诺项目,中国允许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而美国农业科技化、现代化、规模化程度相当高,大豆生产成本非常低。相反,中国大豆生产较为传统和落后,生产成本远远高于美国大豆,在美国大豆大量进入中国后,中国东北大豆彻底失去市场,定价权牢牢掌控在美国手中,东北大豆产地农民惨不忍睹。结果是导致中国大豆市场彻底溃败。这个教训是,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科技化、规模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轻易开放农产品市场给美国等发达国家,必然击垮中国农业产业。

  实际上外资巨头早就觊觎中国农产品市场,高盛入股中国肉联巨头企业———双汇集团就已经露出了狐狸尾巴,高盛在中国养猪曾经引起不小波澜。外资企业渗透中国粮食加工企业、收购中国民营粮食收购企业都已经屡见不鲜。2009年,中国海关总署发出“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的预警。其中,以A BC D(A D 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国际粮商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利用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已经控制了中国近60%的油脂企业。

  中原是中国的粮仓,是中国小麦主产区。笔者认为,国际粮商中原“抢粮”绝不仅仅是冲着赚一点面粉加工费而来。肯定有更大的预谋,肯定还有第二步棋、第三步棋甚至第四步棋。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从资金上讲,中国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样急需引资助力,中国目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引资已不是第一位的;从技术上讲,中国经过多少年的发展历练,粮食深加工技术并不落后于外国,引进技术也不是那么迫切。借力外商极有可能“引狼入室”、引火烧身。

  中国的中西部是农产品为主的地区,仿照东部崛起时大量引进外资的做法似乎很难行的通。东部引进外资外商主要是来料加工,其实主要是赚取中国廉价资源、环境成本低特别是廉价劳动力的利润。而如果外资大举进入中国中西部,且把重点瞄准中国粮仓以及其他农副产品,这将会给中国造成大的风险。外商凭借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诞生和成长的经验,很快将会打败中国分散、作坊式的加工企业,而最终实现掌控农产品供给市场的目的,到时候中国人的口粮可能掌控在外资手中。一旦彻底渗透到中国农副产品领域,且被外资掌控,沦入大豆的命运,那对中国13亿人口来说,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因此,中国一定要汲取“大豆危机”的深刻教训,防止国际粮油巨头对粮食加工的渗透像“大豆危机”一样,控制加工和流通领域,直至对中国粮食领域的安全构成威胁。中国粮仓的钥匙决不能交给外资掌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粮食 粮仓 深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