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农民逐步跨入“信息化时代”


  “去年下半年,全国的生猪行情跌入低谷,每公斤价格只有8元左右。我之前通过一些农业网站提前掌握信息,60头猪减少损失6000元人民币。”网络上发布的农业信息,使吉林省梨树县石岭镇二龙村农民王素杰从一个普通农妇变成了村里的“摇钱树”。

  养了五六十头猪的王素杰,2009年通过“12316”村热线和“12582”农业信息发布网发现了一种“生态养猪”新技术,不仅绿色环保,还提高了养殖效益。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0681万人,首次突破1亿人。

  中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说,近年来中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截至2008年底,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67%,移动电话96.1%,电视机109.1%,电脑5.4%。全国乡镇上网率98%、通宽带95%,27个省份实现“乡乡上网”,19个省份实现行政村“村村上网”。截至2009年8月,全国农业网站总数接近3万家。“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市场拉动,为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钱克明说,近几年来,各类IT企业、各电信运营商、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纷纷涉足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以各种方式投入到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增强了发展后劲。

  “在农村单靠种地很难发家致富,所以这些年我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养殖技术。”王素杰说,生态养猪降低成本,主要是节约饲料、减少人工、提高肉的品质。

  她给记者算了笔账:生态养猪节约饲料20%,110公斤出栏的猪平均每头节约100元左右;去除自己家的劳力不算,由于肉的品质好,销售上每公斤也能多卖0.2元,平均一头猪能增加经济效益150元左右。

  相关专家认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开展电子商务,可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吴晓光说,信息化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结构性剩余等问题,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同时引导农民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结构,避免盲目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此外还加强了信息沟通,拓宽了农村招商引资渠道。

  在王素杰的带领下,二龙村组织成立了“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还组建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通过了解种子和化肥市场,以集团购买的形式给合作社的农户协调生产资料,今年有100户农民减少了生产成本,共节约成本1万元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经济效益 产业化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