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王富玉作重要讲话

  金黔在线讯 2月8日至9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了2009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研究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汇报。省委书记石宗源、省长林树森对开好这次会议、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对会议文件进行了审改。

  会议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作重要讲话,副省长禄智明作会议总结。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祥、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省军区副司令员廖锡俊、省武警总队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2009年,我省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总产量达到1168万吨,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实际增长10%以上;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态畜牧、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茁壮成长;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减少贫困人口50万;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善民生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会议分析了我省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我省“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省各级干部必须居安思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结构调整不减缓、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不逆转。

  会议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重中之重”是关键。各地必须坚持把统筹城乡的立足点放在加强“三农”上,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县两级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引导各级干部认认真真谋“三农”、踏踏实实抓“三农”、勤勤恳恳促“三农”。

  财政支出要更多地投向“三农”,中央和省里已有的政策,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探索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形式,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要进一步改善金融信贷服务,形成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社会资源要更多地配向“三农”,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

  会议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今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增长6%,各地在制定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时要着力体现“两个高于”,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要提高“三个比重”,第一,加快特色、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提高经济作物在农作物中的比重。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力度要大,党政干部和技术人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上,各类涉农资金要集中向特色优势产业倾斜;规划要细,不仅要有面上总体规划,而且要有行业规划、专业规划,规划要上下联动、农贸互动、工农互动、城乡互动,把产业的发展落实到乡到村到户、落实到田间地头;步伐要快,一旦看准的产业,就要抓住时机,齐心协力推进,不能拖拖拉拉,坐失良机;起点要高,要在良种、技术、管理、生产、销售、经营等方面高要求,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服务要好,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要抓好“三百工程”,创新科技服务“三农”的组织形式。第二,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紧紧抓住原产地引种和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饲草饲料体系等关键环节,推进畜牧业加快发展,确保今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要严把种畜引进质量关、价格关,健全村级防疫体系,抓好牧草种植和草场维护,大力推进秸秆生物饲料加工养畜。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坚持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工业。坚持利益主体“农”的属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商贸、储藏、物流、社区服务等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民间演艺、传统手工艺等农村文化产业。要认真总结和借鉴赴台考察农业的经验,推进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健全农业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和为农服务的各种协会,创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建立省、市相对集中的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大力发展精致农业、观光农业、知识农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工作会议 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