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则由小小萝卜引发争夺战的报道,让眉山市东坡区这个国内最大的泡菜加工基地成为焦点。在市场的大杠杆下,以及复杂的表象背后,各方纷纷打起 自己的小算盘,但利益算盘怎样拨打才能让多方利益最大化?本报记者近日专程赶赴东坡区,一试今冬萝卜市场的温度,并探讨泡菜产业如何建立机制,实现企业和 农民在动态平衡中和谐共赢。
市场行情调查
提价抢购背后的火热行情
1月15日,记者从彭州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白萝卜平均批发价在0.6元/公斤,最高则卖到0.8元/公斤,这个价格是从半个月前1元/公斤回落并维持了一段时间。而在成都主城区的菜市上,白萝卜的零售价都在1.6元/公斤左右。
“2007年初萝卜烂市时批发价曾低到一毛多钱一斤,2008年价格则打了个翻身仗,高的时候能达到5毛一斤,2009年则依然延续了这种行情。”彭州蔬菜批发市场市场部主任贺林说。
2010年1月11日,四川东坡泡菜产业园在眉山奠基,小小泡菜坛子正泡出大产业,因此对萝卜等蔬菜需求逐增,加上重庆等外地泡菜企业蔬菜基地供不应求,让今冬的萝卜市场不仅价格不断攀升,甚至引发了相互争抢货源的局面。
重庆等收购商开出了280元/吨~300元/吨收购价后,本地泡菜企业为应对抢购,也从去年底起将收购价从原订单合同上的200元/吨~220元/吨提高到300元/吨。
但由于趋利本能加上信息不畅通等原因,悦兴镇龙光村村民刘国成还是将本该按合同卖给吉香居公司的20吨萝卜准备卖给外地客商,这是他在掂量爽约失信、 损失 40元/吨的信用保证金后做出的选择。像刘国成这样的菜农不在少数。东坡食品商会会长雷农田介绍,该区8个泡菜产业龙头企业今年签订的5万吨萝卜收购合同 到手的只有一成,而且价格的攀高甚至会造成行业亏本。
萝卜的热销反而形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产业困局。
典型案例调查
“三部曲”让企业放心农民满意
位于东坡区修文镇的季季新蔬菜专业合作社却并不怎么担心,这个四川省示范合作社、农超对接试点,在今年这样的内外竞争环境下,目前已经完成了近八成的订单任务。
“先走市场,再订单,最后盐渍半成品。”东坡区季季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治中说,在合作社的纽带指导作用下奏好“三部曲”,让企业放心,更让农民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刘治中算了一笔账:一亩圆根萝卜大概产量在4吨左右,成本不到200元,在上市初价高的时候,合作社组织农户三分之一走市场,价格在0.4元/公斤左 右,因此一吨能比订单高出150元~200元,农民先把钱赚到兜里;还有53%左右完成泡菜订单,今年价格在0.3元/公斤;尾市时大概10%左右的萝卜 因质量和规格达不到要求,合作社就收购来盐渍成半成品,反季节销售,这样每吨又比订单能高出100/吨~200元/吨。这样下来,一亩萝卜农民起码收入 1000 元左右,技术好、质量好的话,能达到近2000元。
“而如果单纯走市场、不顾订单卖给外地商贩,他们只把70%的好货收走,而剩下的则不好销售,收益甚至还不如订单销售,遇上行情不好年份,吃亏的还是 农民自己。”刘治中说,即使像2007年萝卜滥市时,企业仍按照合约以每吨180元保护价予以收购,用货真价实的收益吸引农民守约最有效。
季季新合作社的“三部曲”巧妙解决了订单农户市场价好不敢销、多余的蔬菜没法销、次等蔬菜更难销的问题,保证了企业订单,更是让农民继续种植萝卜吃下一颗“定心丸”。
反思观点调查
动态平衡中谋求和谐共赢
合作社:壮大自身 强化纽带指导
1月14日下午,季季新合作社收购点前,东坡区思蒙镇谌银村三组的何柱华边从车上搬下萝卜边告诉记者:“还是要遵守合同,今年不守约,明后年咋办?我们的种子、化肥、技术都是合作社统一提供的,跟合作社走不吃亏。”
“2008 年有段时间行情不好,合作社就通过政府跟味聚特公司协调,以高出市场价100/吨~200元/吨的价格收购了农民的几千吨蔬菜。”刘治中说,只有壮大合作 社,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种植管理,才能不断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并且抱团之后说话更加有分量,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实惠,自然相信并跟着合作社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01-20/4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