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气候在变 农业发展方式也得变


  国家农发办专家组最近对我省新沂等地的专题调研表明,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农民身边的“小事”密切相关。

  不起眼的挡水墙能缓解旱情

  2008年下半年,利用全球环境基金“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在新沂试点,为农田中小沟建挡水墙成为其中的一项内容。

  在建挡水墙的过程中,经过培训指导的农民先将中小沟捞底加深50厘米,再按每隔400米的间距分梯级建墙,每道墙能蓄水816立方米,当蓄水位高于挡水墙时,则自动流出。在保证农田排涝的同时,挡水墙将部分灌溉回水集蓄在沟中。新沂农业开发局副局长许文益称,高流镇花木产业最近得到发展与此举有很大关系。

  在苏北平原灌区,适应气候变化的“细节”改善更多体现在分水门、节制闸的利用上。建在沟渠两头的节制闸,除保持适当地下水位外,也减少了水体中的农药、化肥残留的排放。据调查评估,新沂新建的17座节制闸,一年可增加灌溉蓄水量85万立方米。苏北项目区新建的节制闸和分水门目前已超过1000个。这些“细节”改善与其它节水措施配套,使1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率由1.14公斤提高到1.5公斤。

  气候因素成为选用良种新“杠杠”

  随着气温变暖,如何选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抗旱、抗病虫害特性优良品种,受到农民普遍关注。在看“天”选良种上,宿迁市宿豫区的种粮农民有不少切身体会。过去,这里的种植结构以冬性小麦和籼型杂交稻品种为主,后来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因素,逐步改种半冬性、半冬偏春性小麦和中晚熟粳稻品种,有效减少了小麦锈病、白粉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作物的品质也有明显提高。不少经过培训指导的农民反映,在病虫害防治习惯上,他们已开始接受“治虫不见虫”的提前防治理念,抓住虫害的孵卵盛期及幼龄期及早杀灭,避免了到成龄虫打药的被动防治。

  转变发展理念比增加投资更重要

  省农业开发局项目办高级工程师王喜林感言,面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这个重大课题,增加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新技术都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是转变重生产轻环境、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

  王喜林介绍了我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的初衷和由来。他说,这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开发项目总投资不过800万美元,其主要任务是从气候变化角度,对业已实施、总投资9亿多人民币的世行三期开发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的缺陷分析与调整完善。农业发展与气候变化相适应,首先要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技术人员转变观念,最终要落实到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他举例说,农民自发组织参与的农田小水利工程管护,一些地方把农药包装容器集中回收、深埋处理写进村规民约,并作为评选文明户的条件等等,这些新鲜事物与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投资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却昭示了一种前景——当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渗透进农民身边的各种“小事”时,保障农产品供给、农民长效增收才能与生态环境友好同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气候变化 立方米 小麦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