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援引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现场会上的话,称“近期猪肉和鸡蛋价格回升属于恢复性上涨和正常的季节波动”,“目前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不会对城镇居民消费造成大的影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还是好事儿,因为“有利于养殖户收入的增加和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涨价之后说这是正常现象的言论屡见不鲜,所以我们也就见怪不怪。有个冷笑话是这么说的:妖怪腾云驾雾冲过来,唐僧三个弟子赶忙上前护驾,结果妖精们把八戒抓了就跑,大惑不解的唐僧问妖怪,你们不是想吃我么?妖怪说了,最近猪肉价格涨得太狠,我们先弄顿红烧肉吃吃。一般来说,我们对于涨价这件事已经相当习惯了,能够编成笑话说出来,看来未必是没有大的影响,只不过还是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或者即使承受不来也没有办法。
但高副部长说不会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是对的,非常不幸的是,猪肉与鸡蛋之类的东西涨价从来不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而是通货膨胀的结果。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那种最基本的东西涨价之后,像食品以及其他直接进入最终消费领域的东西才会涨价。所以说这句话虽然正确,但弄错了方向,而且大家也不会把板子打在这种地方。那么多基础物资的价格悄然提升,什么时候轮到大家责怪猪肉与鸡蛋了?
这个推论还有一个佐证,是高副部长自己说的。他说:“从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到标准化规模养殖,是饲养方式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近年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突飞猛进,呈现出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明显提高。二是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明显增多。三是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四是中西部规模养殖发展明显加快。”最后一个先不去管他,前三个特点都说明现代养殖是一种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与散养不同,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之类的成本。
我们知道,现代化工业生产最主要的动力就是降低成本,如果真是如高副部长所说,这种规模养殖已经成为了主流的话,这些产品的价格应该降下来才是,怎么会一直走高呢?去过国外的人都知道,在国外那种养殖工业很发达的地方,肉、蛋的价格并不昂贵,散养的所谓“ 绿色食品”才是天价。我们这里其实也差不多,差距是绿色食品是天价,但号称工业化养殖的价格也没低到哪里去。中国国情似乎并不包含这种例外吧?
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原因是高副部长的判断有误,其实我们这里的工业化养殖的程度没有那么高;要么就是事关工业化养殖成本的饲料、水电、人工都在涨价,所以最终的产品价格不得不也跟着涨了起来。
我个人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通胀的预期与判断早就在民间盛行,虽然官方一再声明并没有通胀的迹象,但种种迹象其实都表明通胀正在靠近,甚至可以说通胀已经开始了,尤其在民生必需品的涨价上更是可以直观地发现其迹象。上面我说了,民生必需品其实只是通胀开始形成的最后一环,实际上这是有滞后效应的,必然是工业原料以及其他都已经开始涨价之后,才轮到这些进行价格调整。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通胀的脚步并不能停下来。无论是中央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花去的四万亿也好,还是以后要继续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也罢,其对通胀的效果现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真正意义上的通胀说不定要到明年年初才会发生。而且我们看到,大规模的投资除了公共工程建设外,更多的流入了股市以及房市,要真是经济能尽快复苏也罢,不能的话,通胀还算是幸运的事,真要是滞涨一来,恐怕事情会更可怕。
所以,这种表面上说通胀不是肉、蛋引发,实际是给大家吃不会通胀的宽心丸的话,还是免说了吧,或许我们的教育里经济学不能算强项,但大家都是有常识的人,凭直觉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说养殖户与畜牧业收入增加而有所收益,恐怕就更是一厢情愿了——做生意的都知道,涨价一定是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的手段,这个世界上除了中石油那样的公司,其他人谁也不敢轻易涨价而追求高额利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9-29/4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