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北大荒,一年提供200亿斤粮食


凭借几代人“向地球开战”的豪情,莽莽荒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本报记者深入北大荒最早的农场采访

  北大荒,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荒原。岁月更迭,沧桑巨变,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为黑龙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一带的亘古荒原。历史发展到今天,北大荒已经成为黑龙江垦区的特称了。这片幅员辽阔的垦区土地面积有5.54万平方公里。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就已经拉开,其艰难程度在人类拓荒史上十分罕见。“这里是寒冷的世界。呼气为霜,滴水成冰。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一位作家如此描述当时的自然条件。

  60多年来,拓荒者在这片苦寒地带开垦出3600多万亩良田,把大荒原变成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耕地面积最大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年均为我国提供商品粮200多亿斤,昔日的莽莽荒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曾向荣、窦丰昌

  “地标”系列报道四

  46岁的李常胜是宁安农场的种田大户,他的玉米种子种植面积达750亩,连成一片。

  李常胜是宁安农场的职工,他的父母也是老农场人。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上世纪40年代后期,垦荒者来到这个名叫新官地的屯子,这片区域随后被划入垦区。

  种田大户年入四五十万元

  近些年来,宁安农场探索土地承包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从2002年开始,李常胜和农场签订了为期10年的承包合同。

  站在自己承包的农地里,李常胜对记者估算他这一年的收成:“一年的玉米种子产量有300来吨,每斤种子的价格在2.1元左右。抛开农药、化肥和人工等主要成本,一年的收入能有四五十万元。”

  在宁安农场,像李常胜这样的种田大户,还有二三十户。这个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113个农牧场中,这里的土地面积并不算大。尽管耕地面积只有5.8万亩,总人口7000人,但通过实施高效农业战略,这里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出口生产基地,年生产总值3亿元,年人均收入1.2万元。一座现代农业的示范园也在两年前建立,成为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

  宁安农场虽小,但它是北大荒开发建设中最早的一个农场,始建于1947年6月13日,有过曲折的历史。创建时,宁安农场隶属于当时的松江省,名为“松江省营第一农场”,经历了三次开荒、两次迁场的历程。而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犁,就是在这一时期植入了黑色的土地。

  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主持财经委员会工作的陈云、李富春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一再强调:“东北行政委员会和各省都要在国民党难以插足的地方,试办国营农场,进行机械化试验,以迎接解放后的农村建设。”

  开发北大荒第一犁

  当时,黑龙江省划分为五省一市,黑龙江省在北安县,嫩江省在齐齐哈尔市,松江省在哈尔滨市,合江省在佳木斯市,牡丹江省在牡丹江市,一市即哈尔滨市。

  1947年6月初,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要求建设一批国营农场的指示,当时的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提出了建设一个500公顷机械化农场的设想,省政府主任秘书李在人被任命为场长,开始建场的筹备工作。6月中旬,李在人等人从哈尔滨出发,来到珠河县(今尚志市)的东太平沟、小山子建点,并于6月13日宣告农场成立,命名为“松江省营第一农场”。

  1947年9月,开荒者前往延寿县庆阳一带探查,发现那里有日本开拓团遗弃的大片荒原,认为比东太平沟有利,于是报请上级,决定做一次大搬迁。当年冬天,两支先遣队分别在庆阳区八号和十八马架两地伐木建点。

  现年81岁的高信老人亲身经历了当时的开荒过程。他告诉记者,当年松江省政府为了垦荒,在省内各县招收了第一批拖拉机手学员,在农会当民兵队长的高信是其中成员之一。

  高信回忆,他来到宁安后,发现这地方挺大,这是日本开拓团留下的二荒地,场部就是在日本人留下的房框基础上盖的。“当时的条件很艰苦。石岩车站那边,有几户人家,他们也种不了这么多地。8月份的时候,就先来了一批人。有10台拖拉机,20多个人。我们没有地方住,就住在一个大庙里,后来盖了一个小板楼。在庆阳的人也搬过来了,总人数有100多人。1948年冬天,我们集中到牡丹江,学习文化,学习机械业务和农业。”高信回忆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开垦 拖拉机 生产基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