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六连增”是如何实现的?09年夏粮生产综述


“六连增”是如何实现的?

———2009年全国夏粮生产综述

  6月12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江苏东海宣布,今年夏粮总产将超过2450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6年增产。
  据介绍,今年夏粮面积比上年增加730万亩,实现连续五年恢复性增加;单产与历史最高的去年基本持平;夏收小麦优质率达67.9%,提高4.7个百分点。夏收油菜籽总产1300万吨以上,创历史新高。
  面对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人们不禁想知道:在冬麦区遭遇特大旱灾、小麦条锈病呈严重发生的情况下,今年夏粮丰收是怎样实现的?

  政策支持稳定了粮食发展大环境

  回首“六连增”,有一条路线非常鲜明: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有过多次较大起伏。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了6个一号文件,形成了日益完整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框架;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逐年增加,今年在中央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三农”资金继续增长,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财政支农盘子越来越大,一个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越来越清晰,一套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去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多种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发了《新增1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规划》。吉林、黑龙江、河南等粮食大省纷纷制定了粮食增产规划。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连续5个一号文件基础上,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强调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要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稳定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体系。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今年夏粮丰收实属不易,关键得益于中央不断完善的强农惠农政策,没有因连年增产而放松粮食生产,没有因全力应对金融危机而忽视农业发展,重农抓粮的支持措施和技术服务及时到位。
  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比去年增长20.2%,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对农民的“四项补贴”1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而小麦良种补贴政策从2003年实施起,已从最初补贴面积1000万亩、补贴资金1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2亿亩、20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自2004年设立起,补贴资金已由2008年的40亿元猛增到今年的130亿元,在政策的带动下,我国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也由十年前的十几万台增加到去年的71万台。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已经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国范围的全覆盖;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覆盖全部农业县;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出台越来越早,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成为新的必要的补充;对粮油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不断加大。为实现政策早落实、资金早下达,从 2006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形成了在春耕前预拨部分补贴资金的制度。今年3月以来,已预拨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49亿元。
  中央持续巩固、强化、完善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为今年夏粮生产累积出了巨大的政策效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先进农业科技、装备的推广应用,对粮食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科技到位解决了农民增产大难题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大建粮食高产示范方,为种粮大户指定技术员,组织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良法,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专业化病虫害防治,示范夏玉米晚收、冬小麦晚种、调适播量、氮肥后移、节水灌溉等新技术,取得显著增产效果。今年,许多示范户的麦子亩产达到600多公斤,比上年增产10%以上。
  实现夏粮丰收,良种良法相配套功不可没。我国小麦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工作近几年不断加强。2003年~2008年,共有174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小麦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去年,黄淮麦区通过国家审定的7个小麦品种区试,平均亩产比对照品种增产6%以上。与此同时,在不同的生态麦区组装推广不同的小麦品种及简化栽培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全国目前重点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地膜覆盖等“十大技术”。去年秋冬种前,农业部召开了两次专家座谈会,制定了技术方案,明确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特别强调要加大“夏玉米适当晚收、冬小麦适当晚播”这项成熟的、行之有效的重大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施肥 强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