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揭国有粮仓潜规则:硕鼠紧盯千亿元扶农贷款


“大成子已经抓到了。”4月2日,就在国家进行新一轮粮库大检查之际,记者从黑龙江方正县了解到,挪用粮库贷款5000多万、被通缉一年的粮仓“硕鼠”裴树林已经归案。而“大成子”正是裴树林在方正县几乎妇孺皆知的“外号”。

  事实上,从4月1日开始,自2001年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性的粮库大检查已经开始。从近年来粮库“硕鼠”大案时有出现的局面看,今年仍可能有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国家粮食局副局长任正晓在谈到这次大检查时也提到,将重点检查人为原因导致的违规空库。

  国有粮库成“摇钱树”

  记者从黑龙江方正县粮食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被当地人称为“裴大成子”的裴树林,去年将农业发展银行为方正县伊汉通粮库提供的5350万购粮贷款挪作己用,此后携1680万贷款“失踪”。

  根据之前的媒体报道,裴树林既不是这家粮库的工人,也不是干部,却掌握着该粮库大权一年之久。原来,裴树林本是方正县太阳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作为该粮库的委托户,向农户收粮。

  按照农业发展银行的操作模式,农发行先把贷款发放给粮库,再由粮库发放给委托户收粮。收贷时,农发行对粮库要钱。如果发生了欠债不还的情况,银行可以强制卖掉粮库的“粮食”,收回本金和利息。

  漏洞就出在裴树林同时也掌握了粮库的大权。他在一年前承包了方正县伊汉通粮库,是“法人代表”。当银行采取行动的时候,裴树林承包的仓库已经没有粮食了。

  记者联系到一位在粮库工作的老职工邱良栋(化名),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些国有粮库违规操作的潜规则。比如,有的粮库可以虚报粮食库存,来套取银行贷款或补贴;如果遇到突然检查的情况,他们还在粮库周围喷洒大量化学品,谎称正在进行消毒操作,不便检查;还有的粮库,套取银行贷款以后,将其挪用到期货市场投机。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中,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多起粮库违规案件,大多与违规资金运作有关。2008年5月,黑龙江富锦市九〇粮库出现粮食亏库案件,两名原副主任失踪,粮库原主任和出纳员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正式批捕。有关方面没有透露涉案的具体金额,但据非官方的信息,至少超过1亿元。

  邱良栋说,在有些地区,如果掌握了粮库,就是掌握了一棵摇钱树。除了虚报粮食库存骗取贷款和国家补贴外,还有很多办法。以小麦(2139,3.00,0.14%)(资讯,行情)为例,可以在价格上高销低报,比如小麦(资讯,行情)销售通常是每公斤低报 0.1元,每个库一般每年至少销售5000吨小麦,隐瞒利润就达50万元,这些钱根本不入账,总是不翼而飞。

  粮库管理者还可以采取不申报轮换的办法私自销售。还是以小麦为例,如果国有粮库的管理者看到收购价低而销售价又明显偏高时,他们就会先把库存小麦抛售,然后再收购补库,天衣无缝地进行轮换。

  农发行的两难处境

  3月30日,本轮全国粮库大检查开始的前一天,有关部门专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粮食财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就要求有关方面“针对基层反映的收购粮食贷款难问题,加强与农业发展银行的沟通与协调,研究完善粮食收购资金信贷管理办法。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国有粮食企业,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加快贷款调查、审批和发放速度,确保企业及时入市收购,积极掌握粮源”。

  而作为国家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成为国有粮库收购贷款的主要提供者,也是粮仓“硕鼠”的主要算计对象。根据有关资料,农业发展银行每年支持各类经营主题参与收购,发放收购贷款在1000亿以上。

  近年来,随着部分案件的暴露,农业发展银行也明显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不良贷款率也有显著下降,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有专家分析,从业务角度来说,首先是每一笔贷款都需要农业发展银行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来执行,有的时候,责任人轮换,就出现了“清收”的空白期;在具体每笔贷款的抵押和审查上,容易出现审查不严的情况,且涉案人往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有的为了赶时间,先审批贷款后申请,有很多程序上的错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粮仓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