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 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气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在民间,清明自古有着扫墓、插柳、植树、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和娱乐活动。由于清明和“聪明”谐音,故又称“聪明节”,江南民间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说法。(杨文编辑整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清明 植树造林 植树 气候变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