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施维
嘉宾:河北高阳县硕丰农场总经理 李满常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按照当下的普遍观点,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一般认为,实行规模经营有利于采用机械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但是,从实际的操作来看,我国农业的规模经营还处于发展初期,普遍规模较小,科技水平、产业化水平较低,尤其是缺少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很多种植大户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要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本期对话,我们请来了一位土地规模经营大户——— 河北省高阳县硕丰农场总经理李满常,听他介绍一下他的规模经营的经历和经验。
主持人:李满常先生,您好。我采访过很多的种植大户,但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您承包这么多亩土地的。听说您现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承包了3万余亩土地种棉花,您的事业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李满常:我是来自河北省高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1985年高中毕业后,正赶上改革开放初期。那年春天,我们村委会第一次向农民承包土地,那是村头上一百亩“鸡刨地”,已废弃多年,盐碱层有二寸多厚,但我还是毅然承包了下来,成为高阳县第一个土地承包者。就靠着着一百亩承包地起家,我看到了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几十年间,土地承包规模不断扩大,如今我所经营的硕丰农场在河北、山西、陕西、新疆等省区包地已达3万余亩。公司现在也发展成为以棉花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
应该说,我的农场之所以可以发展起来,这与高阳县特殊的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当地自然条件恶劣,老百姓在土地上获取的效益很低,人们纷纷走上了经商的道路。高阳县纺织业发达,同时还是全国最大的农机配件集散地,这两大产业带动了全县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阳县现已有90%的农业人口从事工商业,大量的土地被闲置出来,这就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事实上,在高阳县,除了我的7000亩农场外,拥有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10多家,几百亩、几十亩的中小户更多。
主持人:现在各地开展土地流转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但是占据主流的,还是农户间的土地流转,一般规模都比较小,而且主要集中在亲戚、朋友之中。您的农场承包了3万亩的土地,显然不大可能通过这种小规模流转的途径。您的土地都是通过何种方式承包来的?
李满常:和外地的土地流转形式相比较,我们农场的土地流转简单易行,我完全可以掌握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在方式上主要有四种:一是承包村集体的“机动地”,由农场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农场支付一定的承包费用,这是农场早期取得土地经营权的主要形式。
二是承包农民一家一户连方成片的土地。早些年的时候,高阳县一些村子搞双田制,不少村民向村里承包了几十亩土地,但是后来因为经营不善,所以找到我,希望我能承包,但是我担心小片土地无法实现机械化和科学化管理,所以一些相邻村子的农民自发、自愿将地连片成方转包给我,至少达到几百亩成片。
三是转包种植大户的土地,转包期限一般比较短。这是公司近几年来扩大经营规模的主要渠道。
四是承包国营农场的土地,这种方式承包来的土地面积都非常大,我们公司在河北高阳县、陕西大荔县、河南唐河县都承包了上千亩的国营农场。
主持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在我国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但是要管理如此大规模的土地,而且又遍及全国各地,这绝非易事,而且,这方面似乎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您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呢?
李满常:确实如你所说,在这方面没有现成的管理方法,但是,二十多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公司的管理人员虽然都是农民,但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公司决策权在董事会,下面的具体工作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下设机电主任、后勤主任、办公室主任和技术科。另外,由于土地流转事务比较敏感、复杂,需要直接和农民、村干部打交道,所以我们还特别设置了协调办,和承包地所在村搞好关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4-01/4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