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自主创新提高中国科技国际地位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日前,作为全国首批5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之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派专家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和格林纳达等国指导农业生产,一批先进的热带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纷纷在当地“生根开花”。

  热科院去年开展了 24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今年又将开展橡胶割胶、橡胶材料、腰果病虫害防治和小西瓜育种等4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热科院已成为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科技外援的成功典范。

  中国适用技术开始走出去

  欧文军是热科院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2005年到2007年间在位于中美洲的格林纳达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农业科技援外工作。他笑着说:“别的‘海归’都是从先进国家学习知识,我们这种‘海归’比较另类,出去是把我们的技术向外传授。”

  热科院国际合作处处长蒋昌顺介绍,热科院从2004年开始面向东盟、非洲国家和地区举办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国家的两三名学生来学习,现在有半数多的非洲国家和大多数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来学习。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等多国元首还慕名到访,寻求合作。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中国开始举办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的国际培训班。2001年至2008年,中国科技部共组织举办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245个,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4543人次接受了培训,内容涉及农业、新能源、医药与医疗、信息技术等,为中国适用技术和企业“走出去”开辟了渠道。

  国际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从2007年起,科技部启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工作。目前,已先后批准授予全国各领域在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85家单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目的在于利用国内外科技和智力资源,支持和鼓励国际科技合作水平较高的科研单位、企业、园区做大做强,从而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规模和质量,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表示,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中国不断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实现了从一般性、被动式科技合作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战略转变。目前,中国已经同9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3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或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

  利用国际科研推进自主创新

  近年来,中国充分利用国际科研资源,在开放和全球化的环境中推进自主创新,中国科技的国际地位有了跨越式提升。中国主动利用全球资源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开展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和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建立了国家信息通信、国家生物医药和国家纳米技术等国际创新园。

  “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启动3年来,很多国家对参与该计划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例如奥地利,已经在中医药领域开始同中国开展专项合作。目前,中国科技部正在同欧盟磋商将中医药合作纳入欧盟科技框架计划,这是中国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实施“以我为主 ”的国际大科学合作计划的一次成功实践。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科技实力的增强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许多国家大幅增加同中国开展科技合作的投入,视中国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和参与者。欧洲主要国家都制定了对华科技合作战略,如英国近几年为开展对华科技合作不仅专门立项,还投入资金2700万英镑。英国研究理事会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英国驻华外交机构中负责科技交流的人员达到14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热带 橡胶 农业生产 西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