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基层去!”近几年来,为解决基层人才缺乏问题,国家不断向大学生们发出这样的号召。但当大学生们把目光转向基层时,却没想到基层的饭碗也不是想象中的唾手可得。近日,在广东举办的首场农村中小学面向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令一些满腔热情而来的大学生尴尬的是,基层用人单位的脸却冷了下来。
大学生面向基层的“热脸”遇冷
记者近日在广东面向大学生的首场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招聘会现场看到,大学生们奔赴基层的热情空前高涨。两万名大学生冒着寒风大雨涌来,各个招聘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龙。现场大广播不断劝说学生到雨篷下避雨,但大学生们坚持站在风雨中守候。
事实上,广东为了鼓励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出台了多项措施,其中之一是自2008年起实施的“上岗退费”政策:大学毕业生以书面协议的形式承诺到农村公办中小学任教5年的,由省财政退回其大学学费,任教一年退一年学费,标准为每人每年 6000元。此外,还可以享受见习期满转正定级时级别工资高定两档,户口可选择迁回生源所在地或迁往就业所在地的县城,有条件的可迁往就业所在地级市的城区,以及职称考试方面的优惠条件等。
这一优惠政策实施第一年并没有得到大学生多少回应,可今年形势却发生了大逆转。广东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朱超华说:“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想去农村教书。去年同样的招聘会稀稀落落的,进场人数不足5000人。”
粤东韩山师范学院艺术本科生小黄告诉记者,他坐了7个小时车到广州,想应聘去潮州乡村当老师,可没想到几秒钟就被打发走了,非师范生、非第一批院校的要求将他拒之门外。他认为这些要求似乎与鼓励政策相悖,令他寒心。
记者去年采访“上岗退费”招聘会时,只见一个个单位使出浑身解数“游说”大学生,开出种种优惠条件争抢人才。但今年,记者看到,有的大学生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整个“见面”过程却只有几秒钟。许多单位一听“非师范”“大专”“非本地生源”,不由分说,立即丢下一句“不要”。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林淑鑫说:“我英语通过了六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也有了,但走了三四个摊位,没有一家肯收简历。”招聘会开场不到3小时,汕头市澄海区教育局和茂名信宜市教育局摊位上工作人员已踪影全无。
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今年省教育厅组织全省76个欠发达区县,征集了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教师岗位12934个。当天进场大学生近2万人,最终签订意向书的仅3300多人,正式签订招聘协议的仅100多人。
基层单位:大学生“请得到”但“养不起”
教育部门绞尽脑汁出台各种激励政策,高校不遗余力做了下基层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好不容易大学生下基层的热情调动起来了,基层的态度为什么冷下去了呢?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冷对”学生的地区,其招聘人数其实是虚报的。他们对记者坦承:“我们来招聘只是为了撑场面,上报的招聘人数是教师缺口数,实际上并没有真的打算招这么多人。”
如招聘宣传材料显示,化州市计划招聘1200人,但这个县级市,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两亿多元,显然是难以消化如此大规模的教师扩充的。信宜市对外宣称招聘600人,该市教育局人事股长谢希望说:“确实需要600名教师,但市财政无法解决这么多教师的工资,真正招多少人,还要等市政府给指标,教师实在不够就请代课老师。”
茂名市电白县教育局人事股副股长梁晋强说:“招聘人数还要等县政府批准。如果真按宣传材料说的招满700名教师,对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负担很大。县政府发不出工资,我们怎么招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3-25/4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