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
主持人:记者 吕立勤
主持人:春耕生产眼下已经展开,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全国春播粮食面积预计8.5亿亩,比上年增加730万亩,增加的主要品种是水稻、玉米、大豆等高产作物。目前,南方早稻主产区已经开始育秧,北方吉林等主产区正在积极备耕,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有效缓解,小麦恢复较快。经受严重旱情考验后,农业生产出现良好势头,令人欣慰。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们能否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呢?我们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作分析与展望。
姚景源: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举例来说,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不仅如此,我们还3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实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应当说,近年来,在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的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国粮食连续喜获丰收,2008年又创历史新高,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连续5年粮食丰收,为我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保障;对我们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持人: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尽管我国粮食连续5年丰收,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求平衡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曾出现延续3个多月的严重旱情,使夏粮生产面临多年少有的极其严峻的挑战。对此,您有何分析和看法?
姚景源: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众所周知,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小麦主产区降水明显偏少,部分地区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受旱范围大,灾害程度重,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和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但是,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把抗旱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定夺取夏粮好收成的信心不动摇,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及时到位,很快就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今年2月6日以来,我们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451万人、开动机电井154.2万眼、泵站2.33万处、抗旱机动设备233.6万台套,出动机动运水车辆27.6万辆,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0.95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53亿亩,临时解决了181万人、57万头大牲畜的因旱饮水困难。在旱区各地全力组织抗旱灌溉和近期连续降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冬麦区延续3个多月的严重旱情出现重大转折,受旱面积已降至多年同期平均水平。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月17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比2月7日旱情最严重时的1.61亿亩减少7717万亩,已接近多年同期7600万亩的平均水平。事实表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旱情的威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中央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我们的农业基础地位就不会动摇和削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也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停滞不前。
主持人:不可否认,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我们还面临一系列十分现实的问题。比如,我们如何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我们如何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我们如何突破制约,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农业基础地位能否巩固和加强。对此,您有何思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3-18/4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