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
天极网深度评论:上游芯片龙头英特尔终于正式与媒体沟通他们如何参与“电脑下乡”,刚刚升任英特尔中国大区总裁的杨叙亲自挂帅,宣讲并解答关于 “电脑下乡”的诸多问题。事实上,与其说这是一次专访,不如说是一场厂商与媒体就“电脑下乡”问题的大讨论。毕竟到目前为止,“电脑下乡”除了终端电脑产品下去了,还有无数亟待解读的问题等待产业和政府一同解决,谁也不敢说自己都弄明白了,“摸着石头过河”仍然是现阶段面临的现实。
记得在英特尔2009年新春媒体联谊会上,整个会场的浓烈的“农村风”让大家都明白了英特尔2009年的重点战略在农村,而“村支书”杨叙也在诙谐中一再强调农村市场对IT产业的重要性。那么在今天,为应对金融风暴提前到来的“电脑下乡”,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并不成熟的农村市场,无论在短期的商业模式还是长远的发展前景备受争议。“电脑下乡”准备好了吗?农民准备好了吗?厂商和政府又准备好了吗?
英特尔杨叙也是带着无数的“为什么”与媒体分享英特尔从3年5个省的“村村通”试点的经验,结合“电脑下乡”政策,提出了英特尔对整个“电脑下乡”模式和体系建立的看法。面对政府提前将这样大的一个课题摆在产业面前,记者明确感受到英特尔也是抱着尝试和讨论的态度去做分析和研究。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点:“电脑下乡”绝非是在卖电脑产品!在这里,各种问题尚无定论,也无具体解决办法,也没有所谓的“牵头人”,产业链各个环节对“电脑下乡”看法不一,招数不尽相同。但凡是有一点战略眼光的厂商都应该知道靠政府13%的财政补贴绝非长久之计!
农村现状:绝大多数农民并不依赖电脑
杨叙在跟媒体分析农村市场现状时表示,持有农村户口(电脑下乡对象)的这批人仍然非为两大类,非农生产者和农业生产者。数量相对较小的非农生产者由于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在县级城市的工作和学习经常接触电脑,他们的使用与大城市基本无异,但大部分用电脑的目的还是仅限于娱乐。
在这里,记者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我的老家是东北的一个中等水平县城,那里的企事业单位的配备电脑是比较晚的事,员工平均年龄都比较大,不习惯或者就不会用电脑,造成电脑的利用率非常低,很多电脑在办公桌上就是摆设,顶多在闲暇时打打游戏。而县城里网吧林立,主要用途还是娱乐,只不过网吧业主靠其生财,才形成了当地网吧兴盛的状态。
农村户口里还有更大一部分的农业生产者,他们靠天吃饭,即便了解农业信息对生产的重要性,也很少有渠道获得,因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不依赖电脑。那这一大批成为“电脑下乡”用户的人不需要电脑,产业又如何去推广产品和服务呢?
究竟让电脑在农村经济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记者比较认同的杨叙的一个观点,他认为电脑应该在农民生产中成为一种“生产工具”、一种致富的工具。很多年,我们一直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如果这些信息技术在农村没有用,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那时,运营商的宽带网络服务、PC厂商的电脑产品、ISV的软件产品、内容提供商的产品都无法整合提供给用户。
现在很多PC厂商都在产品、渠道和服务上做尝试,给下乡电脑安装很多适农软件,配备很全面的东西;把渠道也全部打通,或者选择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等等。可反过来看,农民还不知道自己有多需要他们,甚至还不会用;有的地区供电都成问题,这些看得到和看不到的软硬配套设施并不健全。即便厂商的这些常规的商业模式在农村都复制一遍,有能走多远?不要说在这些环节上投入有多么庞大。记者认为,提供给农民有用的支农信息,帮他们致富,让他们了解到信息化能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品质,比现在就去推广××电脑要重要得多。
电脑又对农民有何用 农村信息化不能“一刀切”
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杨叙在会上提出了“英特尔式”的下乡,包括“一个模式”和“一套体系”。一个模式指终端产品+宽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个体系指在农村当地建立产业链系统,通过政府、产业、社会的一体化运作。在这里,英特尔更多的思考在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3-18/4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