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我国历史上农民一年收入增长的绝对额增加最多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61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同比实际增长8.4%和8.0%,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也是历史上最高和最大的一年。
应该说,只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差距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差额扩大到万元以上是迟早要发生的。但在全国上下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的今天,这一数据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颇多警示。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源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二元结构下,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不足,农民在占有公共物品和享有社会福利等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劣势,由此形成了包括公民迁徙、劳动就业、教育、财产和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方面对农民的不平等。这种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鸿沟,导致农民聚集财富的能力、渠道和机会总体上严重不足。在城市日益繁荣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在不少地方成为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并可能继续扩大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6∶1,扩大到2007年的3.33∶1,现在又扩大到了3.36∶1,差距扩大趋势不仅没有逆转,而且又刷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大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上相差10年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遏制,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就会可望而不可及。
农民增收总体上比较困难,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三农”问题整体状态的一个结果。“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三个仍然、三个最”集中概括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近北方发生的大面积旱灾以及春节后出现的农民工就业困难等问题,使这“三个仍然、三个最”集中而形象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民增收依然困难。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比较快,2004~2008年人均累计增收2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5年每年超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5年超6%,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扩大,绝对差距超过万元。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一方面是农产品价格偏低,另一方面是农民工就业形势恶化。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的情况下,却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民种粮收益并不高。据测算,2004~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总成本增长21.6%,亩均净利润下降5.8%。这些情况都使国家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来促进农民增收的努力打了比较大的折扣。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出口企业普遍出现开工不足的情况,导致不少农民工提前返乡。春节之后农民工就业形势的严峻才真正开始显现出来。近几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约占40%,农民非农就业数量的减少必将带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更多困难。从未来看,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还需经过长期努力,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速增加农民收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势头。
目前各种加快农民增收的努力显然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财政支农的力度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据分析,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速是32.4%,财政支出增速是23.2%,而“三农”支出只增长了23%。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长37.9%,达到5955.5亿元,差不多要占到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1%左右,但是我国农村的人口仍然占着大多数,而这11%的比重仍然是很低的。另外,农村金融支持的力度也仍然不够,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切实建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9-02-25/43246.html